廖張元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直立行走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與脊柱受力不均、姿勢不良和長期勞損有關。通過改善姿勢、加強核心肌群鍛煉和適當休息,可以有效預防和緩解癥狀。
1、脊柱受力不均
直立行走時,人體的重量主要集中在腰椎區(qū)域,尤其是腰椎間盤。長期站立或行走時,脊柱承受的壓力較大,容易導致椎間盤退變。椎間盤由纖維環(huán)和髓核組成,當壓力過大時,纖維環(huán)可能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引發(fā)疼痛和麻木。久坐、久站或不良姿勢會進一步加重這種壓力。
2、姿勢不良
不良的站立或行走姿勢會加劇腰椎間盤的壓力。例如,彎腰駝背、重心偏移或穿高跟鞋都會使脊柱受力不均,增加椎間盤突出的風險。正確的姿勢應保持脊柱自然彎曲,重心均勻分布,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3、長期勞損
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或高強度運動的人群,腰椎間盤更容易受到損傷。反復的彎腰、提重物或劇烈運動會導致椎間盤磨損,加速退變。缺乏鍛煉或核心肌群力量不足也會使腰椎失去支撐,增加椎間盤突出的可能性。
預防和治療方法
- 改善姿勢:站立時保持頭部、肩部和骨盆在一條直線上,避免長時間彎腰或前傾。
- 加強鍛煉:通過平板支撐、橋式運動等加強核心肌群力量,減輕腰椎壓力。
- 適當休息: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每隔一小時起身活動,緩解脊柱壓力。
- 藥物治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解疼痛,或通過肌肉松弛劑減輕肌肉緊張。
- 物理治療:采用熱敷、按摩或牽引療法,幫助緩解癥狀。
- 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病例,可考慮微創(chuàng)手術(如椎間盤切除術)或脊柱融合術。
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常見的脊柱疾病,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加強鍛煉和及時治療,可以有效預防和緩解癥狀。如果出現(xiàn)持續(xù)疼痛或神經壓迫癥狀,建議盡早就醫(yī),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