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勛
河南省中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胃炎的癥狀包括上腹疼痛、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慢性胃炎可能由飲食不當、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藥物刺激等因素引起。治療需結合病因,調整飲食、藥物治療及改善生活習慣。
1、上腹疼痛
慢性胃炎最常見的癥狀是上腹部疼痛,通常表現為隱痛或鈍痛,可能伴有燒灼感。疼痛多發(fā)生在餐后或空腹時,與胃酸分泌過多或胃黏膜受損有關。建議避免辛辣、油膩食物,減少胃酸刺激。
2、消化不良
患者常感到胃部脹滿、食欲不振,進食后容易出現飽脹感。這與胃動力減弱或胃酸分泌異常有關??梢試L試少量多餐,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條等,避免暴飲暴食。
3、惡心嘔吐
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現惡心、嘔吐,尤其在胃黏膜炎癥較重時。嘔吐物可能含有胃酸或未消化的食物。建議避免空腹過久,適當補充水分,必要時服用止吐藥物。
4、其他癥狀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反酸、噯氣、口臭等癥狀,可能與胃酸反流或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建議定期檢查幽門螺桿菌,必要時進行抗生素治療。
5、治療方法
-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抑酸藥(如奧美拉唑)、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具體用藥需遵醫(yī)囑。
- 飲食調整: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精、辛辣食物,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 生活習慣改善: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煙戒酒,減輕精神壓力。
慢性胃炎的治療需要長期堅持,結合藥物、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才能有效緩解癥狀并預防復發(fā)。如果癥狀持續(xù)或加重,應及時就醫(yī),進行胃鏡檢查以明確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