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jié)氣養(yǎng)生方法 早睡晚起睡前洗腳

春節(jié)臨近,寒冷臨近。中醫(yī)重視天、地、人三個原因,其中一個要求隨著時間的變化適當調整。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華文化的寶物,一年中物候變化與節(jié)氣密切相關,大寒節(jié)是一年中最后的節(jié)氣,但是一年運氣、氣流變化的開始,做好大寒節(jié)的養(yǎng)生保健是很重要的。
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天的最后節(jié)氣,起居方面也要適應冬天隱藏的特性,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yǎng)活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了養(yǎng)活陰氣。另一方面,古語有云大寒,防風防寒,大寒季節(jié)不僅要注意防寒,還要防風,服裝隨氣溫的變化而減少,手腳容易凍結,特別要注意保溫。
生活:睡前洗腳
寒冷的季節(jié),除了早睡晚起,防寒防風外,最好養(yǎng)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俗話說,寒冷從腳開始,寒冷從腳開始,人的腳冷,全身冷。飯后三百步,睡前喝湯,睡前用熱水浸泡腳,可以擴大血管,加快血流,改善腳的皮膚和組織營養(yǎng),減少肌肉張力,改善睡眠質量,有利于預防凍腳和疾病保健,特別是夜間讀書寫作,長時間坐到深夜的人,睡前用熱水浸泡腳
精神:心情舒暢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心靈旺盛,氣機流暢,血脈平靜,全身四肢百骨溫暖,意味著可以抵抗嚴冬的寒冷。因此,在寒冷的季節(jié),我們應該放心養(yǎng)性,保持舒適,特別是老年人,今年寒冷的前后適合春節(jié),孩子和孫子都滿了。此時,精神調整應注意避免喜悅和悲傷,減少心腦疾病的發(fā)生。要注意心情舒暢,心情平靜,使體內的血氣和平,不要擾亂體內隱藏的陽光,使正氣保存不要邪惡。
運動:日出后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不生病的冬天懶惰,吃藥。冬季活動、鍛煉對養(yǎng)生有特殊意義。寒冷季節(jié)的運動分為室內和室外兩種,可以進行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籃球等運動,但要注意運動強度,不要過度激烈,不要妨礙陽光,室外活動不要早起,最好等日出。
飲食補充:保護脾腎,調整肝血
寒冷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飲食原則。飲食應該減少咸味,增加苦味,使腎氣牢固,不要粘在一起,不要冷食,不要熱食,不要損害脾胃的陽氣,但是干熱的東西不要吃得太多,食物的味道適當濃,需要一定量的脂肪類,保持一定的熱量。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卜、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適逢春節(jié),一般家庭都會準備豐富的過年應節(jié)食物,此時要注意避免饑飽失調,同時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滯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濕粥等進行調理。
另一方面,大寒時節(jié)仍然是冬令進補的好時機,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調養(yǎng)肝血上,進補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補,二是藥補。藥補不如食補,應以食補為主。偏向陽虛的人最好補充溫暖的食物,如羊肉、雞肉等陰虛的人最好補充鴨肉、鵝肉、鰻魚、龜、木耳等陰虛的食物。藥物補充應根據(jù)自己的體質和病情選擇服用。例如,體質虛弱、氣虛的人可以服用人參湯的陰虛者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等。能飲酒的人也可以結合藥酒進補,常見的有十全大補酒、枸杞酒、蟲草補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