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失眠睡不著該怎么辦

失眠可能由心理壓力、生活習慣紊亂或身體疾病引起,調整作息、改善睡眠環(huán)境和必要時就醫(yī)是三大解決方向。
1. 心理因素影響
長期焦慮、抑郁或過度思慮會刺激大腦皮層持續(xù)活躍。認知行為療法中的"刺激控制法"建議只在困倦時上床,15分鐘未入睡立即起身。正念冥想中的身體掃描練習,配合4-7-8呼吸法(吸氣4秒、屏息7秒、呼氣8秒)能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度。記錄"煩惱日記"將待辦事項具體化,可減少睡前思維反芻。
2. 生活習慣問題
下午3點后避免攝入咖啡因,晚餐需在睡前3小時完成,高GI食物可能引發(fā)夜間低血糖驚醒。建立"睡眠錨點"——每天固定起床時間波動不超過1小時,周末補覺不超過2小時。睡前90分鐘進行溫水浴,水溫40℃持續(xù)20分鐘能促進核心體溫下降。藍光過濾軟件需在日落后啟用,臥室亮度應低于30勒克斯。
3. 生理病理原因
甲狀腺功能亢進會導致基礎代謝率升高,多汗心慌癥狀需檢測TSH指標。不寧腿綜合征患者可嘗試補充鐵劑,血清鐵蛋白需達到75μg/L以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表現(xiàn)為夜間憋醒,口腔矯治器、CPAP呼吸機或懸雍垂成形術是主要治療方式。慢性疼痛患者應使用緩釋鎮(zhèn)痛藥,避免夜間藥效中斷。
褪黑素分泌不足人群可在睡前1小時服用0.5-3mg外源性褪黑素,但持續(xù)使用不應超過3個月。睡眠效率低于85%持續(xù)1個月,或日間功能嚴重受損時,需到睡眠專科進行多導睡眠監(jiān)測。建立床鋪與睡眠的條件反射,禁止在床上進行閱讀、玩手機等非睡眠活動,是改善長期失眠的基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