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欣佚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肝炎患者的治療根據病因及病情嚴重程度可以采用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以及必要時的手術干預,同時盡早就醫(yī)是關鍵以避免病情加重。
1、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肝炎患者的基礎措施,需根據具體類型選擇合適的方案。如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例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對乙肝有效,而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組合是丙肝常見的治療方案。對于非病毒性肝炎,例如藥物性肝炎,不再接觸致病藥物是首要步驟,同時可能使用保肝藥物如甘草酸制劑或多烯磷脂酰膽堿。這些治療措施的選擇必須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并需定期檢測肝功能以評估療效。
2、生活方式調整:患者需要注重飲食與作息管理,以減輕肝臟負擔。飲食方面,建議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低脂、適量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如魚類、豆制品、燕麥片等,避免高脂肪、高糖及酒精攝入。作息方面,要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并且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但需避免勞累,選擇輕度有氧運動如散步。
3、手術治療:若發(fā)展為重癥肝炎甚至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嚴重情況,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如肝移植是終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適用于一些不可逆病變患者。對于肝硬化引起的并發(fā)癥如門靜脈高壓引發(fā)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可能需行內鏡下止血或分流術。
肝炎患者應及早診斷并遵從醫(yī)生建議選擇綜合治療方案,同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復查肝功能和病毒載量等指標,防止病情反復或轉化為更嚴重的肝臟疾病。調整心態(tài)、保持積極心情對長期管理肝病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