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是一種以小血管炎癥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見癥狀包括皮膚紫癜、關節(jié)疼痛、腹痛和腎臟損害。治療需根據癥狀嚴重程度采取藥物、飲食調整和生活方式改善等措施。
1、皮膚紫癜
皮膚紫癜是過敏性紫癜最典型的癥狀,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紫色的斑點,通常出現在下肢和臀部。這些斑點按壓后不會褪色,可能伴有輕微瘙癢或疼痛。皮膚紫癜的發(fā)生與免疫系統異常反應有關,導致小血管炎癥和出血。治療上,可使用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緩解瘙癢,嚴重時需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控制炎癥。
2、關節(jié)疼痛
約半數患者會出現關節(jié)疼痛,尤其是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疼痛通常為輕度至中度,可能伴有腫脹和活動受限。關節(jié)癥狀與免疫復合物沉積在關節(jié)周圍組織有關。治療上,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解疼痛和炎癥,同時注意休息和避免劇烈運動。
3、腹痛和消化道癥狀
部分患者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或便血,這是由于消化道小血管炎癥引起的。腹痛可能為陣發(fā)性,嚴重時需警惕腸套疊或腸穿孔等并發(fā)癥。治療上,可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保護胃黏膜,必要時需住院觀察和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
4、腎臟損害
過敏性紫癜可能累及腎臟,表現為血尿、蛋白尿或腎功能異常。腎臟損害是疾病的嚴重表現,需密切監(jiān)測。治療上,可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貝那普利保護腎功能,嚴重時需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磷酰胺。
5、飲食與生活方式調整
飲食上,建議避免可能誘發(fā)過敏的食物,如海鮮、堅果和乳制品,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新鮮水果和蔬菜。生活方式上,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皮膚清潔和濕潤,減少外界刺激。
過敏性紫癜的癥狀多樣,需根據具體表現采取針對性治療。早期診斷和規(guī)范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患者應定期隨訪,監(jiān)測病情變化,必要時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