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的表現癥狀主要包括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黃疸等。膽結石的形成與遺傳、飲食習慣、肥胖、代謝異常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飲食調整。
1、右上腹疼痛
膽結石最常見的癥狀是右上腹疼痛,通常表現為陣發(fā)性絞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肩背部。這種疼痛常在進食油膩食物后加重,因為脂肪會刺激膽囊收縮,導致結石移動并阻塞膽管。疼痛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部分患者可能僅感到輕微不適,而另一些人則可能疼痛難忍。
2、惡心嘔吐
膽結石患者常伴有惡心和嘔吐,尤其是在疼痛發(fā)作時。這是由于膽囊收縮和膽管阻塞引起的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可能伴隨食欲不振,長期下來可能導致體重下降和營養(yǎng)不良。
3、黃疸
當膽結石阻塞膽管時,膽汁無法正常排出,可能導致黃疸。黃疸表現為皮膚和眼白變黃,尿液顏色加深,糞便顏色變淺。黃疸是膽結石較為嚴重的癥狀,需及時就醫(yī),以免引發(fā)更嚴重的并發(fā)癥如膽管炎或胰腺炎。
4、其他癥狀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發(fā)熱、寒戰(zhàn)等癥狀,這通常提示膽結石引發(fā)了感染,如膽囊炎或膽管炎。膽結石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腹脹等不適。
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適用于癥狀較輕的患者,常用藥物包括:
- 解痙藥:如阿托品,用于緩解膽絞痛。
- 利膽藥:如熊去氧膽酸,幫助溶解膽固醇結石。
- 抗生素:用于治療膽結石引發(fā)的感染。
2、手術治療
對于癥狀嚴重或反復發(fā)作的患者,手術治療是主要選擇,常見手術方式包括: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微創(chuàng)手術,恢復快,創(chuàng)傷小。
- 開腹膽囊切除術:適用于復雜病例或腹腔鏡手術無法完成的情況。
- 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用于取出膽管內的結石。
3、飲食調整
飲食調整是預防和治療膽結石的重要措施,建議:
- 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如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等。
-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
- 保持規(guī)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膽結石的癥狀多樣,嚴重程度不一,早期發(fā)現和治療至關重要。若出現右上腹疼痛、黃疸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避免病情惡化。通過藥物治療、手術干預和飲食調整,大多數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