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修益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女性也可能得痛風,但發(fā)病率低于男性。痛風是由尿酸水平過高導致關節(jié)炎癥的疾病,女性在絕經前因雌激素的保護作用,尿酸水平較低,患病風險較小,但絕經后風險增加。遺傳、飲食、肥胖、藥物使用等因素也可能導致女性痛風。
1、遺傳因素。痛風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女性若家族中有痛風病史,患病風險增加?;蛲蛔兛赡軐е履蛩岽x異常,進而引發(fā)痛風。建議有家族史的女性定期監(jiān)測尿酸水平,及時調整生活方式。
2、環(huán)境因素。高嘌呤飲食、飲酒、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增加尿酸水平,誘發(fā)痛風。女性應減少紅肉、海鮮、酒精的攝入,增加低脂乳制品、水果和蔬菜的比例。適量運動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控制體重和尿酸水平。
3、生理因素。女性在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酸代謝能力減弱,痛風風險顯著增加。絕經期女性應更加注重飲食控制和體重管理,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激素替代治療。
4、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利尿劑、阿司匹林可能干擾尿酸排泄,增加痛風風險。長期服用這些藥物的女性需定期檢查尿酸水平,必要時調整用藥方案。
5、病理因素。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與痛風密切相關。女性應積極控制這些基礎疾病,定期體檢,早期發(fā)現并干預高尿酸血癥。
治療女性痛風需從藥物和生活兩方面入手。急性期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堿或糖皮質激素緩解疼痛。緩解期需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如別嘌醇、非布司他。生活上需嚴格控制飲食,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入,多喝水促進尿酸排泄。
女性痛風雖然發(fā)病率較低,但絕經后風險顯著增加。預防和治療需從遺傳、環(huán)境、生理等多方面入手,結合藥物和生活方式的綜合管理。定期監(jiān)測尿酸水平,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可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女性應提高對痛風的認識,積極采取預防措施,維護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