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
北京安貞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身上長癬通常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常見類型包括體癬、股癬和手足癬。真菌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中容易繁殖,導致皮膚出現(xiàn)紅斑、瘙癢和脫屑等癥狀。治療上需結合抗真菌藥物、改善生活習慣和預防措施。
1、真菌感染
癬的主要病因是真菌感染,尤其是皮膚癬菌。這類真菌喜歡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容易在皮膚表面繁殖。體癬、股癬和手足癬是最常見的類型,癥狀包括紅斑、瘙癢和脫屑。真菌感染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共用物品或接觸受污染的物體傳播。
2、環(huán)境因素
潮濕、悶熱的環(huán)境是真菌滋生的溫床。長時間穿著不透氣的衣物、鞋子或生活在潮濕環(huán)境中,會增加感染風險。夏季或熱帶地區(qū),癬的發(fā)病率較高。保持皮膚干燥、清潔是預防的關鍵。
3、生理因素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癬。糖尿病、肥胖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皮膚屏障功能較弱,真菌更容易侵入。皮膚損傷或過度出汗也會增加感染風險。
4、治療方法
治療癬的核心是使用抗真菌藥物。常見的藥物包括:
- 外用藥物:如克霉唑乳膏、特比萘芬噴霧劑,直接涂抹于患處,每日1-2次,持續(xù)2-4周。
- 口服藥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適用于面積較大或頑固性癬,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 輔助治療:保持患處干燥,避免抓撓,穿著透氣衣物。
5、預防措施
- 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勤換衣物,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
- 環(huán)境管理:保持居住環(huán)境干燥通風,定期清洗床單、衣物。
- 增強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過度疲勞。
身上長癬雖然常見,但通過及時治療和預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癥狀并防止復發(fā)。如果癥狀持續(xù)或加重,建議盡早就醫(yī),避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