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臨汾市人民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頻繁測血壓會導致結果偏差的原因可能與心理緊張和生理反應有關,真正影響血壓的因素包括情緒波動、環(huán)境干擾、測量方法不當等。為獲得準確血壓值,應保持情緒平穩(wěn),選擇正確的測量設備和方法,并嘗試在不同時間進行記錄。
1心理因素:
測血壓過程中,緊張情緒和焦慮狀態(tài)會導致血壓暫時升高,這是常見的“白大衣效應”。尤其頻繁測量時,過度關注結果可能加重這種心理負擔。建議測量前深呼吸3-5次,調整呼吸頻率,并在一個安靜、放松的環(huán)境中進行。
2生理因素:
血壓是一個動態(tài)指標,受到飲食、運動、睡眠狀態(tài)、飲水量及藥物作用的影響。飯后、高強度運動后或睡眠不足時測量,可能會得到異常讀數。建議在清晨起床后測量一次空腹血壓,記錄作為日常對比的基準值。
3測量習慣與設備問題:
頻繁測量可能導致操作疲勞,稍有偏差便可能產生誤讀。例如,未使用符合醫(yī)學標準的血壓計、袖帶松緊不適、身體姿勢錯誤如交叉雙腿或手臂未支撐平穩(wěn)、隨意更換測量位置等都會影響結果。使用電子血壓計時,應穩(wěn)定坐姿5分鐘以上,再進行測量,且保持袖帶與心臟位置等高。
為準確評估血壓,建議遵循每日定時測量的原則,例如早晨和傍晚固定時間測量一次。記錄每次讀數,通過長期序列數據觀測血壓的趨勢變化。如果血壓值過高或過低,需及時咨詢避免擅自調整藥物。
血壓監(jiān)測應保持科學和規(guī)范,過度關注會加重心理負擔,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建議您結合日常作息調整測量方式,同時重視心理的調節(jié)。在有疑慮或異常的情況下,請及時向醫(yī)生咨詢以獲得專業(y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