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燕
臨汾市人民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膀胱過度活動癥(OAB)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尿急、尿頻和夜尿增多,嚴重時可能伴隨尿失禁。藥物治療是緩解癥狀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藥物包括抗膽堿能藥物、β3受體激動劑和局部雌激素治療。
1、抗膽堿能藥物
抗膽堿能藥物是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癥的一線藥物,通過抑制膀胱逼尿肌的過度收縮來緩解癥狀。常見的藥物包括奧昔布寧、托特羅定和索利那新。奧昔布寧可有效減少尿急和尿頻,但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托特羅定副作用較輕,適合長期使用;索利那新則具有更高的膀胱選擇性,副作用更少。
2、β3受體激動劑
β3受體激動劑通過激活膀胱逼尿肌的β3受體,促進膀胱松弛,增加儲尿能力。米拉貝隆是目前常用的β3受體激動劑,適用于對抗膽堿能藥物不耐受的患者。其副作用較少,但可能引起輕度血壓升高,需定期監(jiān)測。
3、局部雌激素治療
對于絕經后女性患者,局部雌激素治療可改善膀胱和尿道的黏膜狀態(tài),緩解尿急和尿失禁癥狀。常用的藥物包括雌二醇乳膏或陰道栓劑,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長期大劑量使用引發(fā)其他健康問題。
除了藥物治療,患者還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來緩解癥狀。例如,減少咖啡因和酒精攝入,避免辛辣食物,控制每日液體攝入量,尤其是睡前。盆底肌肉鍛煉(如凱格爾運動)也有助于增強膀胱控制能力。
膀胱過度活動癥的治療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藥物和輔助措施。如果癥狀持續(xù)或加重,應及時就醫(yī),避免延誤病情。通過合理的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大多數(shù)患者可以有效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