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黃斑病變導致失明的幾率并非絕對,通常與疾病的類型、嚴重程度以及是否及時治療相關。謹慎管理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定期眼科檢查是降低視力喪失風險的關鍵。
1.黃斑病變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黃斑病變可分為多種類型,其中老年性黃斑變性(AMD.常見且影響較大,分為干性和濕性兩種。干性黃斑變性通常進展緩慢,但濕性黃斑變性可能迅速損害視力。黃斑前膜和黃斑裂孔等其他類型也可能導致視力受損。嚴重的黃斑水腫可導致視覺模糊甚至視力完全喪失。針對濕性AMD,可通過抗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抗VEGF.藥物注射(如雷珠單抗或阿柏西普.改善癥狀;黃斑前膜則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比如玻璃體切除術以恢復黃斑區(qū)的功能。
2.年齡和治療時機的影響
隨著年齡增長,黃斑退行性變性的風險會增加。老年人群是高發(fā)人群,尤其是50歲以上。若出現(xiàn)視力問題,例如中心視力模糊或直線變形,應盡早就醫(yī)。及時干預對于控制病情至關重要,包括藥物注射、激光治療或手術治療,有助于降低失明風險。
3.預防措施和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保護視力至關重要。戒煙可以顯著降低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發(fā)病率;合理膳食,攝入含有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菠菜、羽衣甘藍.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鮭魚、金槍魚.可以保護眼睛健康;控制血糖水平對糖尿病患者預防黃斑水腫至關重要。每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能夠幫助早期發(fā)現(xiàn)黃斑病變,提高干預的效果。
保護黃斑健康關系到我們的視覺質(zhì)量與生活質(zhì)量。一旦確診黃斑病變,患者不應自暴自棄,而是要積極尋求治療方案,配合醫(yī)囑進行干預。同時,日常生活中保持眼睛健康,避免高風險行為,對減緩病情發(fā)展也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存在任何視力異常,及時就醫(yī)是保護視功能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