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高帶來的后果

膽固醇水平過高可能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和中風的風險,還可能引發(fā)膽結石及脂肪肝等健康問題。高膽固醇的危害不僅限于心血管系統(tǒng),還可能對其他器官和代謝功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
膽固醇是體內必需的脂質,適量有助于維持細胞結構和激素分泌。其水平升高主要來源于遺傳、飲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血液中的膽固醇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壞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好膽固醇")。高水平的LDL-C可促進動脈壁脂質沉積,形成斑塊,最終導致動脈變窄、血流受阻,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而HDL-C的保護作用則在于能清除多余膽固醇。長期膽固醇增高還可能引起膽道中的脂質代謝紊亂,形成膽結石。脂代謝紊亂亦可能累積在肝臟,發(fā)展為脂肪肝。特別是肥胖患者,膽固醇代謝問題還可能進一步演變?yōu)榇x綜合征,增加糖尿病風險。
要降低膽固醇水平并減少其不良影響,可以從飲食、運動和藥物三個方向入手。飲食上以低脂低鹽為核心,增加攝入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燕麥、豆類、堅果,以及含植物甾醇的食品比如橄欖油。限制紅肉、全脂乳制品、油炸食品等高膽固醇和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于調節(jié)膽固醇水平。運動能提高HDL-C水平,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或游泳。藥物上,常用的降膽固醇藥物主要包括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膽汁酸結合樹脂(如考來烯胺)、以及PCSK9抑制劑(如依洛尤單抗)。藥物治療需謹遵醫(yī)囑,同時定期監(jiān)測膽固醇水平和肝功能。特殊情況下,如膽結石嚴重或脂肪肝轉化為肝硬化,則需考慮手術干預或其他針對性治療。
定期體檢是預防和監(jiān)測高膽固醇的關鍵。對于確診高膽固醇患者,應在飲食和運動干預無顯著效果時積極配合醫(yī)生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如果出現(xiàn)胸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癥狀,應立即就醫(yī)以排查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確保及時獲得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