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泡腳好處多 4類老人泡腳水溫不可過熱

關(guān)鍵詞: #泡腳
關(guān)鍵詞: #泡腳
很多人喜歡泡腳,認(rèn)為這是一種更好的保健方法。的確,泡腳可以帶來很多好處,但有些人仍然注意泡腳。
中藥泡腳的神奇效果
生姜祛寒
姜是中醫(yī)中的一種溫解藥,具有祛寒解表的作用,毒副作用小?,F(xiàn)代醫(yī)學(xué)認(rèn)為,姜能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怕冷、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姜泡腳。
生姜中的許多藥用成分都是小分子物質(zhì),可以通過蓋上鍋蓋來避免揮發(fā)。半塊姜的用量是普通家庭用來泡腳的盆上半盆水的用量。如果泡腳用的水多,或者怕冷癥狀重,可以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泡腳一段時間后,怕冷的癥狀一般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艾草溫肺
根據(jù)《本草綱目》,艾草是一種性溫、苦、無毒的藥物。具有回陽、理氣血、祛濕祛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它也經(jīng)常用于針灸,所以也被稱為“醫(yī)草”。用艾草泡腳也可以改善肺功能,對慢性支氣管炎和易咳痰的人非常有益。
艾草泡腳的方法與生姜泡腳的方法相似,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腳,煮法與前面提到的相同。
身體又冷又濕的患者每周可以用艾草浸泡腳一次。你也可以喝一杯姜棗水(10個干棗加兩片姜,加十碗水煮兩個小時)作為輔助。
桂皮消腫
肉桂,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兩者都有溫腎陽的作用。用它們泡腳可以緩解腎病引起的水腫。
如果水腫癥狀從身體的下垂部位(如腿)開始,并逐漸發(fā)展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它可能是由心臟功能問題引起的心源性水腫。這種水腫可以用上述姜煮水浸泡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從而達到幫助減少水腫的目的。
冬天老人泡腳講究
老人泡腳后,最好平躺或半躺在沙發(fā)上3分鐘。因為浸泡腳時,全身的血液會加速下半身的循環(huán),直到腳底。如果突然起床,老年人的循環(huán)功能本身較弱,血液不能及時“增援”到上半身,容易引起暫時性眩暈。因此,浸泡腳后,老年人不應(yīng)急于起床倒水。最好平躺或半躺3分鐘左右,這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臟,防止低血壓和眩暈。
泡腳時,背部和額頭可以稍微出汗,千萬不要全身出汗。因為中醫(yī)認(rèn)為“汗是心之液”,出汗過多不利于心血管系統(tǒng)的健康。心臟病、心功能不全、低血壓、經(jīng)常頭暈的人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老年糖尿病患者應(yīng)更加注意水溫,因為這些患者的外周神經(jīng)常無法正常感知外部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燙傷,造成嚴(yán)重后果。泡腳的水應(yīng)該在40℃左右。
老年人最好在晚上9點泡腳。此時,腎經(jīng)氣血相對較弱。泡腳有利于溫補腎陽。此時,泡腳也可以避免在飽腹、饑餓或進食狀態(tài)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