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做2~3歲嬰兒的營養(yǎng)粥

鵪鶉粥:
[原料]米30克,鵪鶉1只。
[制法]將鵪鶉去皮洗凈,切成大塊,為了防止骨頭碎裂,可以用消毒的湯包裝入。清洗米,用水浸泡約2小時(shí)。將浸泡過的米、水和鵪鶉煮,煮沸后,用中火煮約45分鐘,熄火等5分鐘即可。
[用法]每天可以吃2~3次,每次可以吃1碗。
[特征]粘稠,新鮮香味。鵪鶉肉營養(yǎng)價(jià)值高,有動物人參的美稱,蛋白質(zhì)、脂肪、無機(jī)鹽、維生素成分豐富,熱能比雞高幾倍,具有健脾開胃的作用。制作時(shí),請注意不要把鵪鶉骨渣混入粥中。
蛋黃酸奶粥:
[原料]米40克,雞蛋1個(gè),肉湯100克,酸奶100克。
[制法]將雞蛋煮熟后取出蛋黃并搗碎。把大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用火煮粥。煮到7成熟時(shí),將破碎的蛋黃和肉湯倒入鍋中用小火煮,有時(shí)攪拌,稀糊狀時(shí)取出冷卻。食用時(shí)將酸奶倒入鍋中攪勻。
[用法]每天可吃2~3次,每次1小碗。
[特點(diǎn)]酸奶有助于腸胃的消化,配合雞蛋、肉湯,使寶寶更易吸收到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姜蔥粥:
[原料]米50克,生姜1片,蔥白和蔥根2段,米醋10克。
[制法]首先將大米洗凈后放入水中浸泡1小時(shí),生姜切片備用。將米放入鍋中和生姜片煮至半熟,放入蔥和蔥根。粥快成熟的時(shí)候,加半勺米醋,稍微煮一下就行了。
[用法]每天2~3次,每次1小碗。趁熱吃,吃后蓋靜臥,出汗比較好。
[特征]祛風(fēng)散寒。適用于幼兒感冒、感冒、嘔吐、食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