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夸耀孩子很麻煩

當今年輕一代的爸爸媽媽吸收了許多新的教育觀念,他們常常相信好孩子是夸張的。只多點贊,能否讓孩子成為人見人愛的天使?在賞識教育的發(fā)源地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的知識層父母在反省過度鼓勵的危害,過多的鼓勵就像過多的糖一樣,如果想讓孩子知道糖的美麗,就不掉進糖罐里。
夸張地鼓勵沒有意義的
你!你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你是父母的驕傲。啊,今天早上你像天使!對于未滿5歲的嬰兒來說,這種抽象的鼓勵沒有意義,他不知道他的哪種行為像天使,哪種行為又成了父母的驕傲。既然鼓勵的目的是為了強化嬰兒的好行為,表揚應該越具體越好。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旦我們指出孩子的哪些行為有進步,孩子們將來會遵循這些行為規(guī)則去做事情,他會自愿,我們的撫養(yǎng)過程會省力有效。具體來說,某個細節(jié)的鼓勵很安靜。例如,你今天早上積極地幫助媽媽鋪床,我很高興。謝謝你。你自愿給媽媽放碗筷子,下樓時自愿幫助爺爺,真好!安靜具體的鼓勵聽起來自由親切,理解地告訴孩子這是應該培養(yǎng)的行為,我們是家人,互相幫助是理所當然的。
引起反感和不安
相當多的父母誤解了認可教育的基本原則,他們認為認可教育,即使挖地面三尺也要找到稱贊孩子的理由,甚至認為孩子沒有這些優(yōu)點,你稱贊他,他否認孩子懷疑父母這樣稱贊他是有自己目的的的。他們?yōu)榱俗屛依侠蠈崒嵉卣f,他們是虛假的。為了表揚真正的自己,孩子受到的贊揚越多,越頑固。
受不了挫折和批評
超乎尋常的稱贊給孩子帶來了錯覺,認為自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工作是不會錯的。這樣,當他受到老師和孩子的批評時,他就受不了了了。因此,在家受到稱贊的孩子,大班畢業(yè)的時候不喜歡上幼兒園,他有時會感到困惑。為什么把玩具拿回抽屜里,媽媽會稱贊我真厲害,老師會批評我沒有把玩具放進紙箱里?家庭教育鼓勵孩子的過于慷慨,實際上與幼兒園的鼓勵原則形成了雙重標準,使孩子感到困惑,不想留在集體活動的場,更有可能高興地呆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