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肯呆在禁閉室怎么辦

即使房門敞開,許多孩子也會自覺地呆在房間里。他們絲毫沒有“越獄”的企圖。但是,也有不愿意捕獲的孩子。他們不斷地離開房間,使禁閉室的形狀虛設。如果逃犯年齡小,站在門口,堵住他們的路就行了。他們勢頭不好,憤怒地回到房間。對于年齡大的孩子,可以關上門。這么多次,孩子自然明白,一旦進入禁閉室,千萬不要隨便跑出去,只能老老實實地服刑——這是禁閉的基本原則。如果你不關門,孩子多次逃跑,你又把他們趕回去,雙方就會陷入拉鋸戰(zhàn)。
在這種情況下,坐月子自然起不到任何作用。你的教育和約束孩子的效力也會大幅度降低。另一種方法是在門外安裝柵欄門。這樣,即使孩子能把房門打開,“柵欄門”也會堵住孩子的出路(“柵欄門”通常裝在門框上。你應當做得結實一些。要是孩子一腳就能把它踹翻,你還不如不裝呢)。還有一種方法。孩子勇敢地離開禁閉室,增加禁閉次數(shù)。或者你可以把再次坐月子的時間翻倍。
當然,如果坐月子的對象是2~3歲的孩子,這兩種方法可能不會發(fā)揮太大的作用。因為他們很難理解你的意圖。對于年齡大的孩子來說,這種方法是有效的。因為他們決不想自己吃苦。有的家長別出心裁,把禁閉室的房門加工成“半截門”。(他們可以從這個半門上監(jiān)督中的情況。)這種半截門的特點是門的下半部分鎖定,上半部分可以打開。你可能在喜劇電影里見過這種“半截門”。有些孩子喜歡這種喜劇化的懲罰方式。他們樂于接受這樣的調教,能很好地反省自己。孩子可能在你不準備的時候搶走了門。如果發(fā)生這種情況,也可以使用塑料球形。這種手柄扭轉需要一定的力量。如果孩子的力量不夠,就不能打開門。
還有一種方法更為簡便:把門鎖起來。有的父母擔心這樣一來,孩子可能患上“幽閉恐懼癥”。這種擔心是多馀的,除非你把孩子禁在大人身上。一些父母認為把孩子鎖在房間里是一種嚴重的犯法行為。據(jù)我所知,在美國的大多數(shù)地方,這種做法并不觸犯法律。你可以清楚地告訴你的孩子:只要你乖乖接受禁閉,你可以打開門或關上門。一旦他們從里面跑出來,你就會鎖住門。這樣,孩子們就會意識到,只要他們聽話,他們就可以保證封閉房間的大門打開。這是他們不能追求的。
從孩子的天性來看,他們總是試圖逃出禁閉室(包括很多患有“多動癥”的孩子)。因此,用某種方法關閉門當然是必要的方法。如果門隨時打開,孩子隨時都可以出去,但你必須跟在他們屁股后面,老鷹像小雞一樣追趕過去,強迫孩子回到房間——這樣,實施魔法的意義就沒有了。你很被動,對孩子來說沒什么好處。作為監(jiān)護人,必須讓孩子知道禁閉門是不可逾越的障礙。除非禁閉時間結束,否則他們只能呆在里面,好好反省自己。禁閉期間,要是你擔心孩子的安全,那就站在門外,偷偷監(jiān)視和守候。盡量不讓孩子知道。有的家長對于禁閉時間,執(zhí)行的是“孩子幾歲,就關幾分鐘”的原則。這是個好主意。
家長不能因為情緒不好,就隨意延長禁閉時間。只有孩子做的事情太過出格,才可以適當延長禁閉時間。孩子知道你的規(guī)則,知道不能擅自離開房間后,放棄抗爭,開始短暫安靜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