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月經不調4招調整,3個食療方牽手

產后月經時間不規(guī)則是什么原因?神經內分泌失調、器質病變和藥物是主要因素,內分泌失調引起的月經不調有腎上腺皮持功能異常、糖尿病、甲狀腺等。器質病變月經不調包括腫瘤、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異常、生殖器官局部炎癥等。那么,產后月經不調怎么調理呢?
產后月經不調是如何引起的
部分新母親產后月經不調。月經是女性每月發(fā)生一次正常的生理現象。懷孕10個月,月經當時停止,分娩后月經恢復。產婦恢復的時間早晚,早滿月后月經來,晚到嬰兒一歲才恢復。
從醫(yī)學角度來看,根據子宮內膜的組織形態(tài),產后33-42天卵巢可能排卵。月經長期不恢復,月經量過多,月經周期不規(guī)則的情況下,新母親可能月經不調。
1、月經量過多,一般是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
2、月經量過少,主要是身體血虛和外傷性出血,產后大出血會導致身體血虛,月經過少的先天性腎精不足,生產過多會損傷腎臟,腎氣不足,最后月經量減少的女性內分泌正常,子宮復古不良或子宮內膜部位的粘連也會減少月經量。
3、生理周期不規(guī)律主要是由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器質病變或藥物引起的。內分泌功能障礙,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障礙等器質障礙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炎癥、腫瘤和發(fā)育障礙、營養(yǎng)障礙等。許多女性在產后使用內分泌制劑,月經來潮的時間也會變得不規(guī)則。
產后月經不調如何調整
新母親產后月經不調時,應注意適當補鈣、休息、加強營養(yǎng)、適當運動,發(fā)揮一定的預防作用。如果產婦長期月經不規(guī)律,應該去醫(yī)院查明具體原因再對癥下藥。以下幾種方法有助于調節(jié)月經:
1、合理飲食
產后月經不調可以通過合理飲食組合調節(jié),適當補充鈣,多吃甜瓜,有助于疏通經脈使血液流通,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
多吃甜瓜,有通經、行血、冷血解毒的效果,有助于調節(jié)月經不良。還可以多吃蔥、南瓜、栗子、豆類、大蒜、生姜、橘子等食物,或者吃烏賊湯、龍眼蛋湯、當歸羊肉鍋、韭菜炒羊肝、益母草汁粥、艾葉粥、牡丹粥、月季花湯等補品。
不要吃刺激性的東西,不要吃辣的東西。否則,病情容易惡化,產后便秘也容易發(fā)生。
2、保持心情愉快
產后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減少心理壓力。特別是生理日月經來之前一定要保持情緒穩(wěn)定,情緒不要有太大變動。情緒低落或抑郁經常是月經量減少或閉經,情緒緊張會增加月經量,月經提前。
3、適當運動
產后可進行適當運動,不僅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還有助于血氣運動。另外,要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結合勞動和休息。
4、按摩保健
媽媽也可以自我按摩,尤其是腹部按摩。
產后月經不調的食療處方
魷魚湯
處方:魷魚500克,蔥、姜、精鹽、味精、胡椒面、香油等
制作:將魷魚洗凈,放入砂鍋,撒上蔥姜絲,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煮15分鐘
效果:滋陰和血,清熱,活血。主治:婦女血虛、經閉、崩潰、帶走、月經不調等癥狀。
龍眼蛋湯
處方:龍眼肉30克,紅糖20克,紅皮蛋2枚。
制作:將龍眼煮20分鐘,加入糖,打破雞蛋攪拌湯,煮1~2分鐘即可。
效果:補脾健胃,養(yǎng)血安神。主治:婦女產后調養(yǎng)、月經不調、心脾血虛引起的神經衰弱等。也可以利用學生考試前的調整。
當歸羊肉鍋
處方:當歸30克,羊肉片500克,白菜心、粉條、菠菜、海米、黑木耳、精鹽、味精和火鍋調味料。
制作:將當歸切片、煎汁、白菜、菠菜分別切絲、黑木耳破碎、海米和粉條先放入火鍋,火鍋湯沸騰后可以吃。
效果:補充中益氣和血液活血。主治:血虛、月經不調、貧血等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