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高什么意思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升高通常提示肝臟、心臟或肌肉組織存在損傷。常見原因包括肝炎、心肌梗死、劇烈運動或藥物副作用,需結合其他指標和檢查明確病因。調(diào)整生活方式、針對性治療原發(fā)病可有效降低AST水平。
1. 肝臟疾病是AST升高的主要原因。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炎或脂肪肝會導致肝細胞膜通透性增加,AST釋放入血。戒酒、抗病毒治療(如恩替卡韋、索磷布韋)及保肝藥物(如水飛薊素、雙環(huán)醇)可改善指標。每日酒精攝入需控制在男性25克、女性15克以下。
2. 心臟疾病引發(fā)AST異常。急性心肌梗死時心肌細胞壞死,AST常在發(fā)病6-8小時后升高。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溶栓藥物(阿替普酶)及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可減少心肌損傷。定期監(jiān)測心電圖和心肌酶譜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
3. 肌肉損傷也會影響AST水平。橫紋肌溶解癥、過度運動或他汀類藥物可能導致肌酸激酶同步升高。建議運動前后充分熱身拉伸,避免突然劇烈運動。藥物治療可選用輔酶Q10改善肌肉代謝,嚴重者需靜脈補液預防腎損傷。
4. 藥物因素不容忽視??菇Y核藥(異煙肼)、抗生素(紅霉素)及部分降脂藥可能造成肝毒性。用藥期間應每月監(jiān)測肝功能,必要時聯(lián)用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長期服藥者需避免聯(lián)用對乙酰氨基酚等肝損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