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杉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是兩種常見的中耳疾病,前者通常由感染引起,癥狀突發(fā)且劇烈;后者則表現為長期或反復發(fā)作的炎癥,可能與急性中耳炎未徹底治愈或反復感染有關。治療上,急性中耳炎以抗感染為主,慢性中耳炎則需綜合治療,包括藥物、手術等。
1、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多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見于兒童。感冒、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時,病原體可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fā)炎癥。癥狀包括耳痛、聽力下降、發(fā)熱等。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如阿莫西林、頭孢類等,同時可配合止痛藥如布洛芬緩解疼痛。若癥狀嚴重或反復發(fā)作,需及時就醫(yī)。
2、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通常由急性中耳炎未徹底治愈或反復感染導致,也可能與咽鼓管功能障礙、鼻竇炎等有關。癥狀表現為長期耳痛、耳流膿、聽力下降等。治療需根據病情選擇藥物或手術。藥物治療包括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口服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手術治療如鼓膜修補術、乳突切除術等,適用于病情較重或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
3、預防與護理
預防中耳炎的關鍵在于增強免疫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日常注意保持耳部清潔,避免用力擤鼻。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獼猴桃,增強抵抗力。對于兒童,避免長時間使用奶瓶喂養(yǎng),減少咽鼓管受壓的風險。
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的治療需根據病因和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急性中耳炎以抗感染為主,慢性中耳炎則需綜合治療。預防中耳炎的關鍵在于增強免疫力,避免感染。若癥狀持續(xù)或加重,應及時就醫(yī),避免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