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長了鵝口瘡怎么辦 三方法處理好鵝口瘡

嬰兒鵝口瘡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現(xiàn)為口腔黏膜白色斑塊,可通過抗真菌藥物、口腔清潔和哺乳衛(wèi)生三方面處理。
1.抗真菌藥物治療
制霉菌素混懸液是首選,每日4次涂抹口腔患處,連續(xù)使用7天??嗣惯蚩谇凰幤m用于2歲以上幼兒,每日3次含服。氟康唑口服溶液用于嚴重感染,需按體重計算劑量。用藥后30分鐘內避免進食,確保藥物充分吸收。
2.哺乳器具消毒
奶瓶、奶嘴每日煮沸消毒10分鐘,消毒后晾干存放。母乳喂養(yǎng)前用溫水清潔乳頭,哺乳間隙保持乳房干燥。使用獨立消毒毛巾擦拭嬰兒口腔,避免交叉感染。安撫奶嘴每次使用后需立即清洗,建議每周更換新奶嘴。
3.口腔環(huán)境調節(jié)
哺乳后喂少量溫水沖洗口腔,每日用無菌紗布蘸生理鹽水輕柔擦拭口腔黏膜。避免過度使用濕巾清潔嬰兒面部,維持皮膚正常菌群平衡。哺乳母親需減少高糖飲食,適當補充含益生菌的酸奶。
鵝口瘡復發(fā)需排查免疫缺陷可能,持續(xù)兩周不愈應進行真菌培養(yǎng)。注意與奶漬殘留區(qū)別,真性鵝口瘡擦拭后黏膜會出血。保持嬰兒手部清潔,防止真菌經(jīng)手指傳播。母乳喂養(yǎng)期間母親若出現(xiàn)乳頭疼痛、脫屑,需同步治療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