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怎么回事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艾滋病)由HIV病毒破壞免疫系統(tǒng)導致,需通過抗病毒治療控制病情。傳播途徑包括性接觸、血液傳播和母嬰垂直傳播,早期診斷和規(guī)范治療可有效延緩疾病進展。
1.病因分析
HIV病毒通過攻擊CD4+T淋巴細胞破壞人體免疫系統(tǒng)。遺傳因素中,CCR5基因突變可能影響病毒易感性。環(huán)境因素包括不安全性行為、共用注射器等高風險行為。生理因素涉及免疫系統(tǒng)功能狀態(tài),長期慢性疾病可能加速病情發(fā)展。外傷性暴露如職業(yè)針刺傷存在感染風險。病理進展從急性感染期、無癥狀期到艾滋病期,伴隨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發(fā)生。
2.診斷方法
HIV抗體檢測是主要診斷手段,包括快速檢測、ELISA法和Westernblot確認試驗。病毒載量檢測可評估治療效果,CD4細胞計數(shù)反映免疫狀態(tài)。窗口期檢測需結合核酸檢測,暴露后24小時內(nèi)可啟動PEP阻斷治療。
3.治療方案
抗病毒治療采用三聯(lián)方案: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替諾福韋、拉米夫定、阿巴卡韋)+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依非韋倫、奈韋拉平)+蛋白酶抑制劑(洛匹那韋、達蘆那韋)。機會性感染防治需使用復方新諾明預防肺孢子菌肺炎,氟康唑應對真菌感染。免疫重建治療包括IL-2等細胞因子應用,嚴重免疫缺陷者可考慮骨髓移植。
4.日常管理
營養(yǎng)支持需保證每日蛋白質攝入90-100克,補充維生素A、B族和硒元素。運動建議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配合抗阻訓練維持肌肉量。心理干預可采用認知行為療法,加入病友互助小組緩解壓力。定期監(jiān)測CD4計數(shù)和病毒載量,每3-6個月進行結核篩查和肝腎功能檢查。
規(guī)范治療可使HIV感染者預期壽命接近常人,堅持用藥將病毒載量控制在檢測限以下是關鍵。暴露前預防使用替諾福韋/恩曲他濱可降低90%感染風險,安全套使用和清潔針具計劃是有效預防措施。社會支持系統(tǒng)建設和反歧視立法對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