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征的癥狀是什么?

腸易激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癥狀反復發(fā)作且與排便相關。常見誘因包括腸道敏感、菌群失衡、精神壓力等,可通過飲食調整、藥物緩解和心理干預改善。
1. 腹痛與排便異常
腹痛是典型癥狀,多位于下腹部,排便后緩解。腹瀉型患者每日排便超過3次,糞便呈稀水樣;便秘型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糞便干硬。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作,排便時常見黏液便但無血便。
2. 腹脹與消化道不適
60%患者出現持續(xù)腹脹感,進食后加重。伴隨腸鳴音亢進、肛門排氣增多,部分患者有惡心、胃灼熱等上消化道癥狀。這些癥狀與腸道氣體產生過多或傳輸異常相關。
3. 癥狀誘發(fā)因素
腸道敏感是核心機制,冷食、辛辣食物、乳制品等可能誘發(fā)癥狀。長期壓力、焦慮會通過腦腸軸加重不適。腸道菌群紊亂時,產氣菌增多導致腹脹腹瀉。女性月經期激素變化可能使癥狀加劇。
4. 診斷與鑒別要點
癥狀持續(xù)6個月以上,近3個月每周發(fā)作超過1天需考慮該病。必須排除炎癥性腸病、乳糜瀉等器質性疾病,結腸鏡檢查無異常。警報癥狀如體重下降、夜間腹痛、血便需立即就醫(yī)。
5. 綜合管理方案
低FODMAP飲食可減少腹脹,避免洋蔥、豆類、乳糖。解痙藥如匹維溴銨緩解腹痛,益生菌調節(jié)菌群,止瀉藥洛哌丁胺控制腹瀉。認知行為治療改善焦慮,每日30分鐘有氧運動調節(jié)腸道功能。
腸易激綜合征需長期管理,記錄飲食與癥狀的關系有助于識別誘因。癥狀突然加重或出現消瘦、貧血等表現時,應及時進行腸鏡等檢查排除其他疾病。保持規(guī)律作息與適度運動是控制復發(f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