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側索硬化綜合征的癥狀有哪些

關鍵詞: #癥狀
關鍵詞: #癥狀
脊髓側索硬化綜合征(ALS)的典型癥狀包括進行性肌無力、肌肉萎縮和痙攣,早期可能表現(xiàn)為手部精細動作困難或行走不穩(wěn),晚期累及呼吸肌需及時就醫(yī)。該病由運動神經元退化引起,尚無根治方法,但可通過藥物、康復訓練及呼吸支持延緩進展。
1.肌無力和肌肉萎縮
首發(fā)癥狀常為單側手部或腿部無力,如扣紐扣困難、持物易掉落。隨著病情發(fā)展,肌肉逐漸萎縮,上肢可能出現(xiàn)"爪形手",下肢表現(xiàn)為拖步行走。肌電圖檢查可明確診斷,早期干預可通過力如太(利魯唑)延緩神經元損傷,配合被動關節(jié)活動防止攣縮。
2.肌束震顫和痙攣
患者常自覺肌肉跳動(肌束震顫),夜間尤為明顯。查體可見肌張力增高,膝跳反射亢進。巴氯芬可緩解痙攣,劑量需從5mg起始逐步調整。物理治療采用熱敷和低頻電刺激,每日溫水浴有助于放松肌肉。
3.延髓麻痹癥狀
約30%患者以吞咽困難、構音障礙為首發(fā)表現(xiàn),飲水嗆咳、鼻音加重提示延髓受累。需進行視頻吞咽造影評估,調整食物質地為糊狀。唾液過多可用阿米替林10mg/日控制,嚴重者需胃造瘺保證營養(yǎng)。語言訓練師可指導使用交流板輔助溝通。
4.呼吸功能受損
晚期出現(xiàn)呼吸困難、夜間憋醒,肺功能檢測顯示最大吸氣壓<60cmH2O需考慮無創(chuàng)通氣。家庭氧療需謹慎,血氧飽和度低于90%時才建議低流量吸氧??人詿o力時使用機械吸痰器,定期接種肺炎疫苗預防感染。
疾病進展速度因人而異,平均生存期3-5年。確診后應每3個月隨訪一次,監(jiān)測用力肺活量和體重變化。目前FDA批準的藥物僅力如太和依達拉奉兩種,參加臨床試驗可能獲得新療法機會。護理重點在于預防跌倒和吸入性肺炎,建議使用防滑墊和升降椅。遺傳咨詢對家族性ALS患者尤為重要,約10%病例與SOD1基因突變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