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抱寶寶可能會造成頸椎損傷

專家表示,嬰兒出生后半年內(nèi)頸部肌肉韌帶發(fā)育不全,難以支撐頸部重量。80%胎兒枕寰關節(jié)(枕骨和頸椎第一部形成的關節(jié))和寰樞關節(jié)(頸椎第一部和第二部形成的關節(jié))出生時處于半脫位狀態(tài)。所以,大人抱起來的時候稍微不小心的話,嬰兒的頭頸就會伸得太彎曲。發(fā)現(xiàn)不及時,嬰兒身體發(fā)育異常,學步困難,有麻痹的危險。
這樣做可能會傷害寶寶的頸椎
抱的方法是錯誤的。寶寶對媽媽有天生的親近欲望,希望早點抱住,不要躺著。女性第一次成為母親時,熱情豐富,經(jīng)驗不足,嬰兒哭了就抱得太快,抱得太快,沒有掌握方法。這大大提高了嬰兒頸椎損傷的概率。
睡嬰兒車。我們經(jīng)??梢栽诮稚峡吹綃雰鹤趮雰很嚿系皖^睡覺,大人繼續(xù)推車,這是嬰兒頸椎損傷的另一個常見因素。此外,幼兒站起來后,從手推車上摔下頭,傷了脖子并不少見。
從床上掉下來。幼兒爬行走路時,從床上掉下來是頸椎損傷的突發(fā)因素。幼兒下床時往往頭部著地,醫(yī)生往往只考慮腦外傷,其實頸椎外傷比腦外傷多得多。由于大腦有堅硬的顱骨保護,幼兒頭部著地時頸椎扭傷,頸椎間接暴力沖擊壓縮傷較多。
另外,在學前和中小學時期頸椎的損傷,多以游戲運動和事故為原因。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活動量很大,在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喜歡頂牛、頭倒立、后退等中小學開展墊子運動等體育活動,準備不充分,技術(shù)不熟練,頸椎也容易受損。如果從杠桿、杠桿和高低杠上掉下來,應該非常重視。
家庭預防嬰幼兒頸椎受傷對策
不要過早抱起新生兒。寶寶出生后要適當延長臥床時間,新生兒一般需要平躺3-4個月甚至7-8個月。這對于有的產(chǎn)傷是最好的治療,對沒有產(chǎn)傷的人也有預防作用。
抱嬰幼兒時,大人用一只手支撐脖子,防止嬰幼兒脖子伸長或屈曲。
嬰幼兒乘小車時睡覺時,應立即平臥。
嬰幼兒床邊設置足夠高的護欄,以免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