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出血和壓迫癥狀要警惕宮頸癌 5種女性容易患宮頸癌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fā)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發(fā)病有年輕化的傾向。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宮頸癌和癌前病,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下降。
5種女性容易患宮頸癌
1、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者:
資料顯示,99.6%的宮頸癌是由HPV感染引起的。
2、多性伴侶:
美國的研究表明,性伴侶數≥10人在子宮頸癌新發(fā)病例中占36%,多個性伴侶與子宮頸原位癌和子宮頸癌有明顯的關聯(lián)性。這是因為精子進入陰道后產生精子抗體,這種抗體一般在4個月左右完全消失。性伴侶多,性交頻繁的話,會產生很多抗體(異性蛋白),容易患子宮頸癌。
3、早婚多育者:
北京市宮頸癌預防合作組報告顯示,20歲以前結婚的患病率比21-25歲組高3倍,比26歲以后結婚的人高7倍。同時,子宮頸癌的發(fā)生率隨產次的增加而增加,7個以上比1~2個女性高10倍以上。
4、年齡:
20歲以前的女性患子宮頸癌的概率低,20~50歲的子宮頸癌多發(fā),50歲以后的發(fā)病率下降??偟膩碚f,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去年北京友誼醫(yī)院確診宮頸癌9例,年齡主要為34-48歲,其中40歲以下者占33.3%,40-48歲者占66.6%。
5、宮頸不典型增生者:
特別是中度和重度患者,如果不積極治療,也有可能變成宮頸癌。
另外,口服避孕藥、吸煙、低收入者也是子宮頸癌的高發(fā)者。
子宮頸癌5種早期常見癥狀
1、陰道出血:
年輕患者常見接觸出血,發(fā)生在性生活、婦科檢查便后出血。出血量多少,一般根據病灶的大小、侵入間質內血管的情況而定。早期出血量少,晚期病灶大量出血,侵蝕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大出血。年輕患者也可以表現(xiàn)為經期延長、周期縮短、經量增加等。老年患者經常訴說閉經后陰道出血不規(guī)則。
2、陰道排液:
患者常說陰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薄如水樣或米湯,有腥味。晚期癌癥組織破裂、組織壞死、繼發(fā)感染等,大量膿性和米湯般惡臭白帶排出。
3、疼痛:
疼痛是末期宮頸癌的癥狀。
4、壓迫癥狀:
宮頸癌到末期,腫瘤增大,可出現(xiàn)各種壓迫癥狀,疼痛是常見的壓迫癥狀之一,其發(fā)生率為41.1%,多見于iii、iv期患者。另外,根據病灶侵犯的器官,出現(xiàn)一系列繼發(fā)癥狀。病灶侵犯骨盆結締組織、骨盆壁時,壓迫輸尿管、直腸和坐骨神經時,壓迫癥狀常見于下腹痛、腰痛、尿頻、尿急、肛門膨脹感、內急后重、下肢腫脹痛、坐骨神經痛等癌灶壓迫輸尿管,嚴重時輸尿管堵塞、腎盂積水、腎功能損害等這些問題在子宮頸癌初期癥狀時不會發(fā)生。
5、全身癥狀:
患者除了子宮頸癌初期尿毒證等全身子宮頸癌初期癥狀外,還經常出現(xiàn)瘦身、貧血、發(fā)熱、全身衰竭、惡病質等臨床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