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眼按照近視程度如何分類?近視眼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近視分類沒有統一的規(guī)定,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會有多種分類。常見的分類有:
1.根據近視程度
⑴3.00D內者稱為輕度近視。
⑵3.00D~6.00D者為中度近視眼。
⑶6.00D以上為高度近視,又稱病理性近視。
2.根據屈光成分
⑴軸性近視是由眼球前后軸過度發(fā)育引起的。
⑵彎曲性近視是由角膜或晶體表面過度彎曲引起的。
⑶屈光率近視是由屈光間質屈光率過高引起的。
3.假性近視、真性近視和混合性近視可根據眼睛調節(jié)的影響分為假性近視。
⑴假性近視:又稱調節(jié)性近視,一般是晶狀體過度調節(jié),因此遠處光線進入視網膜前,眼球軸徑正常。假性近視,在看遠處物體時也有一些調節(jié)作用。假性近視通常是由于長時間近距離工作,眼睛姿勢不好,躺在桌子上,躺在床上或不穩(wěn)定的車廂里閱讀;光線太強太弱,使睫狀肌經常緊張、疲勞,導致視力喪失。
⑵真近視:又稱軸近視,眼球軸徑長度延長,遠處光線進入眼睛后成像視網膜前。真近視,視力0.8以下,如果近視程度超過100度,必須戴眼鏡,否則近視程度會越來越深。真正的近視是面對眼睛的屈光系統處于靜態(tài)狀態(tài),即在緩解調節(jié)后。
⑶混合性近視:真假性近視同時存在。青少年近視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任務和身體發(fā)育過程中,主要是這種近視狀態(tài)。
近視的臨床表現
1.近視最突出的癥狀是遠視降低,但近視可以正常。雖然近視程度越高,遠視越差,但沒有嚴格的比例。一般來說,3.00D上述近視,遠視不超過0.1;2.00D者在0.2~0.3之間;1.00D者可達0.有時候可能更好。
2.視力疲勞在低度患者中尤其常見,但不如遠視明顯。這是由于調節(jié)和集合的不協調造成的。由于高度近視的目標離眼睛太近,集合作用無法配合,因此多采用單眼注視,不會引起視力疲勞。
3.由于近視時不需要調整眼位,收集功能相對減弱。當肌肉力量平衡無法維持時,眼睛的視覺功能就會受到破壞。只有一只眼睛看著對象,另一只眼睛偏向外側,成為暫時的交替斜視。如果偏眼的視覺功能極差,偏眼早,偏眼就會失去固視能力,成為單眼外斜視。
4.眼球高度近視多為軸性近視。眼球的前后軸伸長幾乎局限于后極。因此,它通常表現為眼球突出、前房深、瞳孔大、反射遲鈍。由于沒有調節(jié)刺激,睫狀肌,特別是環(huán)狀部位變得萎縮。在高度近視中,晶體根本無法支撐虹膜,導致輕度虹膜震顫。
5.眼底低度近視眼底變化不明顯,高度近視,由于眼軸過度伸長,可引起眼底退行性變化。
⑴豹紋眼底:視網膜血管離開視盤后變細變直。同時,由于脈絡膜毛細血管的延長,會影響視網膜色素上皮層的營養(yǎng),導致淺色素消失,暴露脈絡膜血管,形成豹紋眼底。
⑵在鞏膜伸張力的牽引下,近視弧形斑視盤周圍的脈絡膜從乳頭顳側分離,暴露其背部的鞏膜,形成白色弧形斑。如果眼球后極端繼續(xù)伸展,脈絡膜的分離會逐漸從乳頭顳側伸展到視盤周圍,最終形成環(huán)狀斑點。不規(guī)則的色素和硬化的脈絡膜血管可以在這個斑點中看到。
⑶黃斑可形成不規(guī)則、單獨或融合的白色萎縮斑,有時可見出血。此外,黃斑附近偶爾會出現變性病變,表現為黑色環(huán)狀區(qū)域,略小于視盤,邊界清晰,邊緣可見小圓形出血,稱為Foster-Fuchs斑。
⑸鋸齒緣部囊樣變性。
⑷鞏膜后葡萄腫眼球后部的伸張,若局限于一小部分時,從切片中可以看到一個尖銳的突起,稱為鞏膜后葡萄腫。這種萎縮性病灶如發(fā)生在黃斑處,可合并中心視力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