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疼痛是由結腸炎引起的嗎?結腸炎的檢查方式有哪些?

肚臍疼痛是由肚臍炎和局部細菌感染引起的,多與蛔蟲病有關,但結腸炎、胃潰瘍、腸易激綜合征也經常引起肚臍疼痛。因此,患者在治療肚臍疼痛之前需要詳細檢查患者的胃腸,可以更正確地理解病情。
結腸炎引起肚臍疼的檢查:
1、血液檢查
可有輕、中度貧血。重癥患者白細胞計數增加,紅細胞沉降率加快。嚴重者降低血清白蛋白和鈉、鉀、氯。緩解期間血清α2球蛋白增加時,γ球蛋白減少是病情復發(fā)的前兆。
2、糞便檢查
活動期間有粘液膿血便,反復檢查沒有發(fā)現常規(guī)、培養(yǎng)、孵化等特殊病原體。
3、纖維腸鏡檢測
是最有價值的診斷方法,通過腸粘膜活檢,可以明確病變的性質。病變多從直腸開始,呈連續(xù)性、彌漫性分布,表現為:①黏膜血管紋理模糊、紊亂,黏膜充血、水腫、易脆、出血及膿性分泌物附著,亦常見黏膜粗糙,呈細顆粒狀;②病變明顯處可見彌漫性多發(fā)糜爛或潰瘍;③慢性病變者可見結腸袋囊變淺、變鈍或消失,假息肉及橋形黏膜等。
4、鋇劑灌腸檢查
為重要的診斷方法。主要改變?yōu)椋孩兖つご謥y和/或顆粒樣改變;②腸管邊緣呈鋸齒狀或毛刺樣,腸壁有多發(fā)性小充盈缺損;③腸管短縮,袋囊消失呈鉛管樣。重型或暴發(fā)型病例一般不宜做本檢查,以免加重病情或誘發(fā)中毒性巨結腸。
5、粘膜組織學檢驗
有活動期和緩和期的不同表現。
(1)活動期:①固有膜內有彌漫性、慢性炎癥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浸潤;②隱窩有急性炎癥細胞浸潤,尤其是上皮細胞間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及隱窩炎,甚至形成隱窩膿腫,可有膿腫潰入固有膜;③隱窩上皮增生,杯狀細胞減少;④可見黏膜表層糜爛、潰瘍形成和肉芽組織增生。
(2)緩解期:①中性粒細胞消失,慢性炎癥細胞減少;②隱窩大小、形態(tài)不規(guī)則,排列紊亂;③腺上皮與黏膜肌層間隙增大;④潘氏細胞化生。
6、免疫學檢查
IgG、IgM略有增加,抗結腸粘膜抗體陽性,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比率下降,血清總補充活性(CH50)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