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英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外耳道入口出現(xiàn)凸起并伴有疼痛,可能是外耳道癤腫、外耳道炎或耳部囊腫等疾病的表現(xiàn)。這種情況通常由細菌感染、耳部外傷或耳道堵塞引起,需及時處理以避免病情加重。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局部護理和必要時的手術干預。
1、外耳道癤腫
外耳道癤腫是外耳道皮膚毛囊或皮脂腺的細菌感染,常見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癥狀包括局部紅腫、疼痛,嚴重時可能伴有發(fā)熱。治療可使用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局部涂抹,口服抗生素(如頭孢類或阿莫西林)控制感染,同時避免擠壓癤腫以防擴散。
2、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膚的炎癥,可能由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常見誘因包括耳道潮濕、耳部外傷或過度清潔耳道。癥狀表現(xiàn)為耳道疼痛、瘙癢和分泌物增多。治療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或抗真菌藥物(如克霉唑滴耳液),同時保持耳道干燥,避免使用棉簽過度清潔。
3、耳部囊腫
耳部囊腫可能是皮脂腺囊腫或表皮樣囊腫,通常為良性腫塊。如果囊腫感染,會出現(xiàn)紅腫和疼痛。治療可選擇局部熱敷促進吸收,感染時使用抗生素。若囊腫較大或反復發(fā)作,需手術切除以徹底解決問題。
預防方面,避免耳道進水、減少耳部外傷、保持耳道清潔干燥是關鍵。如果疼痛持續(xù)或加重,伴有聽力下降或發(fā)熱,應及時就醫(yī),排除更嚴重的耳部疾病,如中耳炎或耳部腫瘤。
外耳道入口的凸起和疼痛雖多為常見問題,但不可忽視。及時采取正確的治療措施,結合日常護理,可有效緩解癥狀并預防復發(fā)。若癥狀未緩解或加重,務必盡早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