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生
山東省立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乳腺癌中管內原位癌是相對最輕的一種類型,其惡性程度較低,早期發(fā)現后及時治療總體預后較好。乳腺癌類型的輕重取決于病理分型、擴散程度以及患者的綜合狀況。以下從分類特點、確診方法和常見治療方案三方面進行分析。
1、乳腺癌的類型與輕重程度
乳腺癌主要分為管內原位癌、浸潤性乳腺癌,以及其他特殊類型如炎性乳腺癌。
管內原位癌:它是乳腺癌中發(fā)展最早、較局限的一種類型,癌細胞僅局限于乳腺導管內,未突破基底膜向外侵襲,通常不會發(fā)生遠處轉移。如果能在篩查中早期發(fā)現并通過手術治療,治愈率非常高,5年生存率接近100%。
浸潤性乳腺癌:包括浸潤性導管癌和浸潤性小葉癌等,這類較為常見,癌細胞已突破導管或小葉基底膜,可能擴散到周圍組織或淋巴結,治療復雜程度會明顯增加。
特殊類型乳腺癌:例如炎性乳腺癌,惡性程度高,病情快速進展,臨床表現多樣化,早期診斷和聯合治療極為重要。
2、如何確診乳腺癌以及分型輕重
影像學檢查:常規(guī)篩查方式包括乳腺X線鉬靶和超聲檢查,可以篩查腫塊類型和位置,原位癌可能表現為微小鈣化點。
病理組織活檢:是確定乳腺癌分型的金標準,通過取樣分析腫瘤細胞的類型和侵襲程度。
分子分型檢測:如激素受體狀態(tài)ER、PR、HER-2蛋白表達,可以進一步判斷腫瘤生物學特性,為個性化治療提供依據。
3、常見的治療與管理方式
手術治療:對于管內原位癌,微創(chuàng)手術如乳腺腫塊切除術是主要治療方式。乳腺保留手術后輔以放療能夠提高局部控制率,避免復發(fā)。
放射治療:主要用于清除局部殘存病灶,多在術后作為輔助治療,對管內原位癌效果顯著。
生活干預:患者需要長期隨訪、定期復查,并注重健康飲食多攝入高纖維、低脂肪食物,配合適度的運動以維持良好免疫狀態(tài)。
早期的管內原位癌是乳腺癌中最輕的一種類型,但也需要依靠早期篩查和科學治療。建議35歲以上女性定期進行乳腺檢查。預防乳腺癌,不僅要關注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更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堅持定期體檢,高風險人群特別要警惕早期癥狀,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