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雷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胎盤早剝是一種妊娠期嚴重并發(fā)癥,高危人群包括高齡孕婦、有胎盤早剝病史者、高血壓或子癇前期患者、多胎妊娠者以及吸煙或濫用藥物者。預防和早期干預是關鍵,需定期產檢、控制血壓、戒煙戒酒,并在出現(xiàn)異常癥狀時及時就醫(yī)。
1、高齡孕婦
年齡超過35歲的孕婦,由于身體機能下降,胎盤功能可能受到影響,增加了胎盤早剝的風險。建議高齡孕婦加強產前檢查,密切關注胎盤狀態(tài),必要時進行超聲監(jiān)測。
2、有胎盤早剝病史者
既往有胎盤早剝史的孕婦,再次發(fā)生的風險較高。這類人群應在孕早期與醫(yī)生充分溝通,制定個性化的產檢計劃,必要時提前住院觀察。
3、高血壓或子癇前期患者
妊娠期高血壓或子癇前期會導致胎盤血管異常,增加胎盤早剝的可能性??刂蒲獕菏顷P鍵,可通過低鹽飲食、適量運動和藥物治療(如拉貝洛爾、硝苯地平)來管理病情。
4、多胎妊娠者
多胎妊娠會增加子宮壓力,影響胎盤正常附著,導致早剝風險升高。多胎孕婦需減少劇烈活動,避免長時間站立,并定期進行超聲檢查以監(jiān)測胎盤狀態(tài)。
5、吸煙或濫用藥物者
吸煙和濫用藥物會損害胎盤血管,影響胎盤功能。孕婦應戒煙戒酒,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同時補充葉酸和維生素,促進胎盤健康發(fā)育。
胎盤早剝的早期癥狀包括腹痛、陰道出血和胎動減少。一旦出現(xiàn)這些癥狀,應立即就醫(yī)。治療方法包括臥床休息、藥物治療(如硫酸鎂、糖皮質激素)和緊急剖宮產。預防措施包括定期產檢、控制基礎疾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通過科學管理和早期干預,可以有效降低胎盤早剝的風險,保障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