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締組織性腸炎都有什么癥狀

關鍵詞: #腸炎
關鍵詞: #腸炎
結締組織性腸炎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消化不良及腸梗阻癥狀,需結合免疫調節(jié)治療與飲食管理。癥狀輕重與結締組織病變程度相關,嚴重者需及時就醫(yī)。
1.腹痛是常見癥狀,多位于臍周或下腹部,呈持續(xù)性隱痛或陣發(fā)性絞痛。腸道炎癥導致黏膜水腫、蠕動異常,疼痛程度與進食相關。急性發(fā)作時可使用解痙藥如顛茄片、山莨菪堿緩解痙攣,熱敷腹部也有助減輕不適。
2.腹瀉表現為每日3-10次水樣便或黏液便,可能含未消化食物殘渣。這與腸道吸收功能障礙、菌群失衡有關。建議口服蒙脫石散保護腸黏膜,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低纖維飲食可減少腸道刺激,選擇白粥、軟面條等易消化食物。
3.消化不良癥狀包括早飽、噯氣、餐后腹脹。因腸壁纖維化影響消化酶分泌,建議少食多餐,避免豆類、洋蔥等產氣食物。胰酶腸溶膠囊、多酶片等助消化藥物可改善癥狀,餐后適度散步促進胃腸蠕動。
4.腸梗阻多發(fā)生于疾病晚期,表現為嘔吐、停止排便排氣。需警惕突發(fā)劇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立即禁食并就醫(yī)。CT檢查明確梗阻部位,輕者通過胃腸減壓、灌腸處理,重者需手術松解粘連或切除狹窄腸段。
5.其他癥狀包括體重下降、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長期慢性炎癥導致蛋白質丟失和鐵吸收障礙,需定期檢測血紅蛋白,補充鐵劑、維生素B12。高蛋白飲食如魚肉、蛋清有助于維持營養(yǎng),必要時進行腸內營養(yǎng)支持。
結締組織性腸炎需長期管理,定期監(jiān)測腸鏡和自身抗體。低纖維、高蛋白飲食結合免疫抑制劑是基礎方案,出現嘔血、腸穿孔等急癥需立即住院?;颊邞涗浢咳瞻Y狀變化,避免自行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加重腸道損傷,風濕免疫科與消化科聯合隨訪更有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