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蜂窩織炎和丹毒有什么區(qū)別

急性蜂窩織炎和丹毒都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炎癥,但病灶深度、癥狀表現和致病菌種存在差異。蜂窩織炎累及皮下疏松結締組織,丹毒僅侵犯真皮淺層淋巴管;前者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引起,后者常見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
1.病因與病理差異
蜂窩織炎常見于皮膚創(chuàng)傷后,細菌通過破損處侵入皮下脂肪層。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易發(fā)。丹毒多由鏈球菌從微小皮膚裂隙入侵,好發(fā)于面部或下肢,常伴淋巴管炎。兩者均可出現紅腫熱痛,但丹毒邊界清晰隆起,蜂窩織炎邊緣彌散且可能形成膿腫。
2.典型癥狀對比
丹毒特征為火焰樣鮮紅皮疹,皮膚緊繃發(fā)亮,可能出現水皰。伴隨高熱寒戰(zhàn)等全身癥狀。蜂窩織炎紅腫區(qū)域與正常皮膚分界模糊,觸診有凹陷性水腫,嚴重時出現紫癜或壞死。下肢病灶可能引發(fā)淋巴結炎。
3.臨床治療要點
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霉素類,丹毒療程10-14天,蜂窩織炎需延長至2-3周。頭孢曲松、克林霉素適用于耐藥病例。局部處理:丹毒需抬高患肢,蜂窩織炎膿腫需切開引流。對癥治療包括布洛芬止痛,50%硫酸鎂濕敷消腫。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
4.預防與護理措施
保持皮膚清潔完整,足癬患者及時治療真菌感染。外傷后立即用碘伏消毒,免疫功能低下者避免皮膚抓撓??祻推诖┐鲝椓σm預防下肢淋巴水腫,每日觀察皮膚變化。飲食補充維生素C和鋅促進傷口愈合,推薦食用獼猴桃、牡蠣等食物。
兩種疾病均需早診早治,延誤處理可能導致敗血癥或壞死性筋膜炎。出現快速擴散的紅腫、持續(xù)高熱或意識改變時需急診就醫(yī)。規(guī)范治療下丹毒預后較好,蜂窩織炎復發(fā)率較高需長期隨訪。日常注意監(jiān)測感染部位周圍皮膚溫度及顏色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