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粘連就是宮頸糜爛嗎

宮頸粘連和宮頸糜爛是兩種不同的婦科疾病,它們的病因、癥狀和治療方式存在明顯的差異。宮頸粘連通常由宮腔手術(shù)、感染或?qū)m頸損傷引起,而宮頸糜爛則與激素水平變化、炎癥感染等因素密切相關(guān)。
宮頸粘連的主要原因是宮頸管或內(nèi)膜受損后組織愈合時形成了瘢痕組織。這可能發(fā)生在人工流產(chǎn)、分娩或其他宮腔操作后。由于瘢痕組織的形成會阻礙宮頸口的正常通暢,患者可能出現(xiàn)月經(jīng)減少、閉經(jīng)、不孕等癥狀。而宮頸糜爛則常見于育齡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較高使宮頸外口柱狀上皮向外移行,伴隨著感染可能造成白帶增多、異味或同房出血。它并非真正的“糜爛”,而是常見的生理性改變,部分患者甚至不需要治療。
針對宮頸粘連,可通過宮腔鏡手術(shù)分離粘連,并對宮腔進行雙管避孕器支撐或服用雌激素促進內(nèi)膜修復;抗生素預防感染十分重要。宮頸糜爛則需要因病因而治,對于合并炎癥的輕度糜爛,可通過陰道沖洗、抗生素治療等;中重度或伴有病變風險的患者,則可選擇物理治療如激光、冷凍或利普刀(LEEP)等。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應(yīng)關(guān)注月經(jīng)、白帶變化,如遇異常及時就醫(yī)。避孕時選用科學安全的方式,減少宮頸反復損傷。同時注意定期婦科體檢,尤其是宮頸篩查,以便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避免疾病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