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輸血后肝炎的原因

關(guān)鍵詞: #肝炎
關(guān)鍵詞: #肝炎
輸血后肝炎是輸血后常見的傳染病,輸血后引起的肝炎主要分為乙肝和丙肝。高危因素是大量輸血時供血成分較多,院內(nèi)交叉感染和血液產(chǎn)品管理混亂等。輸血后肝炎不僅可以引起輸血,還可以只輸一部分血液成分,如新鮮血漿、凝血因子、血小板濃縮液等。
輸血后肝炎的原因
1、受血者抵抗力弱,身體免疫力低易患性增強,輸血量大,輸血者感染肝炎的概率大幅增加。
2、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和病毒含量極小,病毒檢測泄漏。
3、輸血后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最常見、最重要的標志,檢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獻血者篩查的常規(guī)項目之一。目前采用EIA法篩查獻血者乙肝表面抗原,大大降低了輸血后乙肝的發(fā)生,但仍不能完全防止。
4、輸血后丙型肝炎:甲狀旁腺素中90%為丙型肝炎病毒,其中50%-60%可發(fā)展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中20%發(fā)展為肝硬化和原發(fā)性肝癌。
輸血后如何檢測肝炎
1、乙型肝炎,需要檢查彩色多普勒超聲、肝功、病毒量,肝功正常,定期復查即可,肝功不正常,需要積極保護肝臟和抗病毒治療。
2、如果是丙型肝炎,需要檢查丙型肝炎病毒量和丙型肝炎基因的分型,評價是否需要治療和治療中藥的選擇,丙型肝炎通過干擾素與利巴韋林和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臨床可以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