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腸炎的中醫(yī)治療

中藥處方(一)
【治法】補(bǔ)中益氣止瀉。
【方名】益氣湯。
【組成】黃芪、薏米、黨參、獲苓、血馀炭、紅石脂、白芍、白術(shù)炭、陳皮炭、柴胡、厚樸、黃連。
【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每天2次。
中藥處方(二)
【辨證】脾失健運(yùn),濕熱蘊(yùn)于腸中,肝脾氣滯。
【治法】健脾溫中,清腸化濕。
【方名】溫中湯。
【組成】黨參、白術(shù)、炮姜、炙甘草、茯苓、防風(fēng)、焦神曲、焦山楂、陳皮、白芍、秦皮。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中藥處方(三)
【辨證】肝腎陽氣虛弱,運(yùn)化失職。
【治法】溫陽益氣,澀腸止瀉。
【方名】紅石脂湯。
【組成】附子,黃芪,當(dāng)歸,桔梗,石榴皮,川楝子,肉桂,黃連,炮姜,訶子,赤石脂,肉豆蔻。
【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每天2次。
中藥處方(四)
【辨證】濕熱邪毒壅滯胃腸。
【治法】清熱利濕,健脾健胃。
【方名】解毒清腸湯。
【組成】白頭翁,秦皮,黃柏,黃連,白芍,白術(shù),蒼術(shù),茯苓,豬苓,匾蓄,山藥,木香。
【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每天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