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引起大便溢出的輔助檢查

潰瘍性結腸炎引起大便溏泄的輔助檢查:
1、血液檢查:血紅蛋白在輕型病例多正常或輕度下降,中、重型病例有輕或中度下降。甚至重度下降。白細胞計數(shù)在活動期可有增高。血沉加快和C反應蛋白增高是活動期的標志。嚴重或病情持續(xù)的病例可以降低血清白蛋白。
2、糞便檢查:糞便常規(guī)檢查肉眼觀常有黏液膿血,顯微鏡檢見紅細胞和膿細胞,糞便病原學檢查的目的是要排除感染性結腸炎,是本病診斷的一個重要步驟,需反復多次進行(至少連續(xù)3次),檢查內(nèi)容包括:①常規(guī)致病菌培養(yǎng),排除痢疾桿菌和沙門菌等感染;根據(jù)情況選擇特殊細菌培養(yǎng)以排除空腸彎曲菌、艱難梭狀芽胞桿菌、耶爾森桿菌、真菌等感染;②取新鮮糞便,注意保溫,找溶組織阿米巴滋養(yǎng)體及包囊;③有血吸蟲疫水接觸史者做糞便集卵和孵化以排除血吸蟲病。
3、結腸鏡檢查:該檢查是本病診斷與鑒別診斷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應做全結腸及回腸末段檢查,直接觀察腸黏膜變化,取活組織檢查,并確定病變范圍。本病變呈連續(xù)性、彌漫性分布,大部分從肛門直腸逆行向上擴展,內(nèi)鏡下看到的重要變化是①粘膜粗糙呈細粒狀,彌漫性充血、浮腫、血管紋理模糊、脆弱、出血??筛接心撔苑置谖?;②病變明顯處見彌漫性糜爛或多發(fā)性淺潰瘍;③慢性病變見假息肉及橋狀黏膜,結腸袋往往變鈍或消失。結腸鏡下黏膜活檢組織學見彌漫性炎癥細胞浸潤,活動期表現(xiàn)為表面糜爛、潰瘍、隱窩炎、隱窩膿腫;慢性期表現(xiàn)為隱窩結構紊亂、杯狀細胞減少。有中毒巨結腸、可疑腸穿孔者禁忌結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