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耳朵不當或耳聾

很多人都有挖耳朵的習慣,有時耳朵癢,當然用耳勺和手指挖。有些人養(yǎng)成了沒事就用發(fā)夾、指甲等挖耳朵的習慣。舒適是舒適的,但沒有意識到這是不科學的做法,有引起疾病或耳聾的可能性。那么,如何挖耳朵才科學呢?主編詳細說明:
1、耳屎是什么
我們耳朵癢的耳屎學名耳垢,是外耳道皮膚耳垢的分泌物,開始分泌時呈液體狀,非常粘稠,隨著灰塵的進入,干燥后變成小固體狀。保持外耳道酸性環(huán)境,防止外部細菌侵入。
2、耳屎能掏么
耳道有自凈能力,一般會自然掉出不必人工清理,經(jīng)常掏耳朵還會引起耳屎的分泌異常,耳屎可能越長越多,新分泌的耳屎會由原本的片狀變?yōu)樗樾紶?,從而降低保護耳朵的能力。只有腺體分泌旺盛的“油耳”才需要人為地清潔耳道。
3、掏耳不當有什么危害
人體外耳道皮膚非常脆弱敏感,和軟骨膜連接很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huán)差,掏耳的時候用力不當或使用尖銳物體掏耳就會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fā)炎、潰爛。有些人挖耳朵用力過猛,傷害鼓膜或聽骨頭,鼓膜穿孔,影響聽力,發(fā)展成中耳炎,嚴重者可能引起耳聾。
4、如何科學挖耳朵
使用棉棒,指甲縫容易隱藏細菌,不應挖耳朵,尖銳的發(fā)夾容易損傷耳道,更不能使用。
一般把棉簽頭拉得很蓬松,用它輕輕地在外耳道上旋轉即可。如果是大顆粒,用溫水或專用藥滴入耳朵,幾分鐘后輕輕取出。
如果是“油耳”的話可將棉簽浸透溫水后稍稍擠干,放入外耳道內朝一個方向輕輕旋轉,將“耳屎”泡濕、浸軟后隨之帶出,也可以用此方法先將“耳屎”泡軟使之松動,再用專用的掏耳勺輕輕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