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定嬰兒是不是因為感冒而哭鬧

兒童感冒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常見,兒童感冒后積極治療,認識兒童感冒的癥狀很重要。那么,嬰兒感冒的癥狀是什么?
通常將感冒分為風寒型和風熱型。風寒型感冒,身體感冒重,發(fā)熱輕,頭痛無汗,四肢疼痛,鼻塞聲重,流鼻涕,咳嗽,痰白,口渴,舌苔白。風熱型感冒表現(xiàn)為發(fā)熱重、輕微發(fā)冷、頭脹痛、鼻涕或黃鼻涕、喉嚨腫痛咳嗽、痰黃稠、口渴、舌苔黃或薄白。嬰兒感冒常見的現(xiàn)象是發(fā)燒,母親們應(yīng)該主要改變嬰兒的體溫。嬰兒腋窩溫度范圍一般在36.0℃-37.4℃之間,超過37.4℃是發(fā)燒。當然,體溫本身不是感冒的最重要的方法,嬰兒不會說話,一般會用哭泣的方法向母親發(fā)出信號。因此,監(jiān)護人必須觀察嬰兒的臉色、表情和行動。特別是嬰兒有以下癥狀時,
嬰兒發(fā)熱。
哭鬧不止。過于焦躁不安
神志不清,難以喚醒。
手臂、大腿或身體其他部位出現(xiàn)無法控制的抽動、抽搐。
皮膚出現(xiàn)紫色斑點。
脈搏雖然弱,但很快,很著急。(未滿1歲的嬰兒每分鐘脈搏超過160次。)
腹瀉,大便帶血。
輕癥
只有流鼻涕、鼻塞、打噴嚏等鼻子的癥狀,流淚、咳嗽、咽下不舒服,3~4天左右自然痊愈。感染時,與鼻咽和咽喉有關(guān),經(jīng)常發(fā)熱、咽痛,扁桃體炎和咽后壁淋巴組織充血增殖,淋巴結(jié)可能腫脹。發(fā)熱可持續(xù)2~3天或1周左右。嬰幼兒時期容易引起嘔吐和腹瀉。
重癥
體溫有時達到39~40℃或高度,伴有冷感,頭痛、全身無力、食欲銳減、睡眠不安等,不久部分發(fā)紅,發(fā)生皰疹和潰瘍,稱泡疹性咽炎。有時紅腫明顯,影響扁桃體,出現(xiàn)過濾性膿性等滲出物,咽痛和全身癥狀均有征兆,鼻咽分泌物由變粘。頜下淋巴結(jié)明顯腫大,壓痛也明顯。炎癥影響鼻竇、中耳或氣管時,發(fā)生其他癥狀,全身癥狀也很嚴重。在嚴重癥狀中,應(yīng)注意高熱痙攣和急性腹痛,并與其他疾病進行鑒別和診斷。
掌握嬰兒感冒的癥狀后,必須注意。那么,寶寶感冒要注意什么?
感冒很小,不吃藥也可以
很多父母認為嬰兒感冒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不必驚訝。我覺得和大人一樣過了一會兒自然會痊愈。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如果嬰兒感冒不及時治療,嬰兒很可能會引起支氣管炎、中耳炎、肺炎等一系列嚴重并發(fā)癥。因此,父母絕對不能疏忽。嬰兒感冒后必須立即對癥治療。
濫用抗生素
很多父母都認為抗生素速效藥,很快就能治愈嬰兒的感冒。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細菌,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盲目對感冒的嬰兒使用抗生素,不僅不能縮短病程,還會延遲病情,增加細菌的耐藥性,病情惡化。因此,小編建議初學者的父母最好咨詢醫(yī)生。
如果是感冒藥的話
有些父母在給嬰兒買感冒藥的時候,認為只要是嬰兒能吃的感冒藥,就會回家給嬰兒吃。這里的小編要注意,其實感冒藥的成分也很重要,嬰兒吃的感冒應(yīng)該有這些成分。例如,解熱止痛劑、鎮(zhèn)咳藥、鼻減充血劑和抗組胺藥是必不可少的。感冒藥缺少任何成分都會影響療效。
注射的速度
嬰兒生病時,父母希望嬰兒早日注射,帶嬰兒去注射,感冒也是如此。事實并非如此。注射和靜脈輸液的療效和安全性有時比口服藥差。所以,如果不要求注射的話,父母為了寶寶的健康而考慮,還是給寶寶吃感冒咳嗽的藥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