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穴位埋線療法是什么?

什么是脂肪肝穴位埋線療法
脂肪肝是指由于種種原因?qū)е赂渭毎麅?nèi)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正常肝臟脂肪含量為2%~4%,肝細胞內(nèi)脂肪含量超過肝濕度的5%,或者組織學上肝組織的1/3以上肝細胞脂肪變化時稱為脂肪肝。
脂肪肝病嚴重威脅中國人的健康,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被認為是隱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脂肪肝是常見的臨床現(xiàn)象,不是獨立的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為輕者無癥狀,重者病情兇猛。一般來說,脂肪肝是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往往恢復正常。
本病多屬于中醫(yī)勒索痛、肝痞等范疇。
選擇穴位:曲池、期門、豐隆、肝俞、膽俞。
隨證加減:肝郁氣滯太沖痰濕阻止陰陵泉、足三里肝膽濕熱加陽陵泉、陰陵泉氣滯血瘀加血海、三陰交的肝腎陽虛加腎俞、命門。
操作規(guī)程:取6~8個穴位,用龍膽紫溶液標記,穴位通常消毒,將選定的長度為1~2cm的0000號羊腸線放入9號的醫(yī)療埋線針中,用針心推動腸線,斜刺針迅速刺入穴位,上下插入氣體后,慢慢推動針心注射后,擠壓針孔出血,血流停止或血流顏色變化,用碘伏消毒后,可以外敷。
操作間隔:10~15天1次,3次1個療程,3個療程。
主治: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