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初期不要誤以為胃炎術后容易復發(fā)?

胃病要及時治療,胃病不及時治療容易引起胃癌,專家表示要注意預防胃病,患者胃痛有黑便時要警惕胃癌。
胃癌的初期癥狀是什么
1、上腹部疼痛:這是胃癌最常見的癥狀。開始間歇性隱隱作痛,經常被診斷為胃炎和潰瘍病等。
2、上腹部不適:多為飽腹感或燒灼感??梢詴簳r緩解,反復出現。
3、食欲減退、嘎嘎等消化不良癥狀:表現為食后膨脹感,積極限制飲食,經常伴有多次嘎嘎。
4、黑便或大便潛血陽性:如果沒有吃血豆腐、鉍劑等藥物,大便發(fā)黑,應盡快到醫(yī)院檢查。
5、無力、消瘦、貧血:這是另一組常見且不特殊的胃癌癥狀?;颊呓洺R蚴秤麥p退、消化道失血而疲勞弱等表現。
青年胃癌
1、病程短,臨床進展快,復發(fā)轉移快,腫瘤預后差,而且年齡越小,病程短,病程短的只有半年,相當多的患者確診時復發(fā)轉移廣泛,很快就會出現惡劣的病質。
2、隱藏癥狀。青年人胃癌多為上腹部隱痛、消化不良、食欲減退、消化性潰瘍或胃炎。一些婦科在懷孕期間吞并胃癌,容易誤認為是懷孕反應。
3、容易出血。青年胃癌惡性程度高,生長迅速,癌癥周圍血液供應不足,容易潰瘍,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穿孔,貧血早,嘔血和黑便前多。
4、上腹疼痛最初是隱痛,之后逐漸加重,比飯后發(fā)生的多,沒有間歇性,服用酸化劑不能緩和。
5、食欲不振胃癌患者食欲不振,特別是過去食欲好的人,最近食量急劇減少,精神萎靡,疲勞無力,應該懷疑本病。
6、消化道出血多為少量嘔血或黑便,少數以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為首。
7、性貧血少數患者以貧血為首要就診,多為癌癥引起的慢性失血。
8、由于腫瘤的部位、大小、轉移是否出現不同的癥狀,如噴門癌可以早點吞咽困難的幽門癌可以引起幽門梗阻,肺轉移咳嗽、呼吸困難的肝轉移肝痛、黃疸骨轉移骨痛等。
胃癌的原因是什么?
1、飲食因素:長期吃霉菌食品、霉菌食品、咸菜、香煙薰和腌魚,攝取鹽過多,可以增加胃癌的危險性。這些食物含有高濃度的硝酸鹽,容易被身體吸收,胃內被細菌的還原酶變成亞硝酸鹽,與胺結合成致癌的亞硝酸胺
2、幽門螺桿菌感染:分泌的毒素可以使胃粘膜病變
3、遺傳因素:流行病學調查、胃癌發(fā)病有家庭聚集傾向
4、癌前病變:容易惡變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和狀態(tài),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腺瘤型胃息肉、殘胃炎等。
胃癌手術后容易復發(fā)的原因
1、胃癌晚期手術治療,手術后容易復發(fā)
晚期癌癥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前,已屬于晚期胃癌,癌癥滲透胃壁,侵入腹腔和相鄰器官組織,如胰腺、結腸、肝臟、腸系膜等手術中不能根治性地切除腫瘤,腹腔內殘留數量不同的癌癥組織,這些患者在胃癌手術后不久就復發(fā)。例如,這樣的老年患者因食欲減退3個月沒有受到重視,之后進行性消瘦、嘔吐、不消化的食物接近1個月就去醫(yī)院就診,被診斷為胃竇癌伴有幽門梗阻。手術中發(fā)現胃竇后壁腫瘤與胰腺粘連不能完全切除,術后不到半年就出現骨盆腫塊和腹水。
所以晚期胃癌患者還是提倡帶瘤生存,通過放化療和中藥的結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一般來說,放化療對胃癌患者的傷害很大,多服用珍香膠囊、蟾蜍口服液、貞芪扶正粒子、芪橡升白膠囊等有助于降低毒副作用。
2、機體免疫力下降也是胃癌術后復發(fā)的原因之一
很多胃癌患者在術前機體免疫力下降,主要表現在免疫防御功能的減退,即體內免疫細胞識別和殺傷癌細胞的能力下降,手術創(chuàng)傷和麻醉對身體抵抗力的打擊,這樣的患者手術后免疫力下降。術后如果不及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患者即使手術后腫瘤復發(fā),進行比較徹底的根治,術后也有長期復發(fā)的人。
為了預防這種胃癌術后復發(fā),首先要在手術前后補充患者的營養(yǎng),或者服用中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手術后立即觀察,進行術后護理。
3、手術治療不足容易成為胃癌術后復發(fā)的原因
少數醫(yī)生只重視最近的療效,單純從創(chuàng)傷的觀點出發(fā),不適當縮小胃癌根治的手術范圍,腹腔內殘留少量肉眼難以發(fā)現的癌癥組織和淋巴結這種情況在術后最近經常恢復,但過了一會兒(一般手術后一年以內)癌癥就會復發(fā)。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胃癌術后復發(fā),手術時必須根據具體的癌癥爐徹底切除。術后服用抗癌平丸等藥物,幫助患者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細胞,控制癥狀。
4、生物學特性也是胃癌術后復發(fā)的原因
通常指腫瘤的惡性程度。老年患者胃癌的惡性度比較低,年輕胃癌患者的惡性度比較高,預后差。一般來說,惡性程度高,對化療抗藥性強的癌癥,惡性程度低,對化療敏感的癌癥容易復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