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fā)性神經炎癥狀有哪些表現

多發(fā)性神經炎主要表現為四肢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常見癥狀包括麻木刺痛、肌力減退和皮膚干燥。早期識別癥狀有助于及時干預,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康復和病因管理。
1. 感覺異常
多發(fā)性神經炎患者常出現手套-襪子樣分布的感覺障礙。典型表現為手腳末端對稱性麻木、蟻走感或針刺樣疼痛,溫度覺和觸覺可能減退。部分患者描述為穿襪戴手套的異常感,嚴重時可能無法感知熱水溫度導致燙傷。
2. 運動功能障礙
肢體遠端肌肉無力是主要特征,初期表現為手指不靈活、扣紐扣困難,逐漸發(fā)展為足下垂和腕下垂。肌萎縮多見于病程較長者,可見手部小肌肉萎縮形成爪形手。跟腱反射和膝反射通常減弱或消失。
3. 自主神經癥狀
自主神經受累導致皮膚排汗異常,四肢末端皮膚干燥脫屑。部分患者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癥狀,或腹脹便秘等消化道癥狀。足部皮膚營養(yǎng)改變可能引發(fā)難愈性潰瘍。
4. 特殊類型表現
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fā)性神經病(吉蘭-巴雷綜合征)可迅速進展為呼吸肌麻痹。糖尿病性神經炎多伴燒灼樣疼痛,酒精性神經炎常見深感覺障礙導致步態(tài)不穩(wěn)。重金屬中毒所致者可能伴色素沉著和牙齦鉛線。
5. 診斷與治療建議
出現對稱性肢體末端癥狀應及時進行神經傳導檢查。藥物治療包括維生素B族(B1、B6、B12)、免疫球蛋白(用于自身免疫性)和止痛藥(加巴噴丁)。物理治療重點進行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和平衡練習,水療和經皮電刺激可緩解疼痛。病因治療需控制血糖、戒酒或排除重金屬接觸。
多發(fā)性神經炎癥狀進展速度與病因密切相關,糖尿病、酒精中毒等代謝性因素所致者通常緩慢進展,而中毒性或免疫性可能急性發(fā)作。無論癥狀輕重,出現運動功能障礙或呼吸困難需立即就醫(yī)。規(guī)范治療下多數患者癥狀可改善,但完全恢復可能需要數月到數年,定期神經功能評估和堅持康復訓練是關鍵。日常需注意肢體保暖,避免接觸性損傷,營養(yǎng)補充應側重維生素B族和抗氧化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