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小便失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樣治

關鍵詞: #小便
關鍵詞: #小便
老人小便失禁主要與盆底肌松弛、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泌尿系統(tǒng)感染或前列腺疾病有關。治療方法包括盆底肌訓練、藥物治療和手術干預。
1. 盆底肌松弛是老年女性常見原因,生育、衰老導致肌肉支撐力下降。每日進行凱格爾運動,收縮肛門和尿道肌肉,每次持續(xù)5秒,重復10-15次,每天3組。使用陰道啞鈴輔助訓練效果更佳。
2. 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如腦卒中、帕金森病會干擾膀胱控制。膽堿酯酶抑制劑多奈哌齊可改善神經(jīng)傳導,抗膽堿藥奧昔布寧減少膀胱過度活動,α受體阻滯劑坦索羅辛緩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梗阻。
3. 泌尿系統(tǒng)感染需進行尿常規(guī)檢查。細菌感染選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或頭孢克肟,配合蔓越莓汁酸化尿液。真菌感染使用氟康唑,同時補充益生菌維持菌群平衡。
4. 男性前列腺增生可通過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激光汽化術或等離子剜除術解除梗阻。術后留置導尿管3-5天,避免騎自行車和久坐,限制酒精及辛辣食物攝入。
5. 急迫性尿失禁可采用膀胱訓練,逐步延長排尿間隔時間,從每小時1次逐漸延長至3小時。記錄排尿日記,控制晚間液體攝入,床旁放置便攜式坐便器減少夜間起床風險。
老年尿失禁需根據(jù)具體病因針對性治療,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需同步控制基礎疾病。棉質透氣內褲配合吸水護墊能改善生活質量,重度失禁考慮植入人工尿道括約肌。癥狀持續(xù)加重或伴隨血尿需及時泌尿外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