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什么確診非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確診需通過實驗室檢測病原體,主要檢查項目包括尿液PCR檢測、尿道分泌物培養(yǎng)和抗原檢測。明確病原體類型是制定治療方案的關鍵,常見病原體為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
1尿液PCR檢測
采用聚合酶鏈反應技術(shù)檢測尿液中的病原體DNA,靈敏度高達90%以上。晨起首次排尿的中段尿最佳,檢測前需禁尿2小時。該方法能同時檢測多種病原體,3小時即可出結(jié)果。
2尿道分泌物培養(yǎng)
用無菌拭子采集尿道分泌物進行培養(yǎng),可明確具體病原體種類及藥物敏感性。男性需在排尿后1小時取樣,女性需避開月經(jīng)期。培養(yǎng)周期需3-5天,陽性率約70%,是確定支原體感染的金標準。
3抗原快速檢測
通過免疫層析法檢測尿道分泌物中的病原體抗原,15分鐘可獲結(jié)果。適用于門診快速篩查,但可能出現(xiàn)假陰性。建議配合核酸檢測提高準確性,尤其對癥狀典型但抗原陰性的患者。
確診后需根據(jù)病原體選擇抗生素。衣原體感染首選多西環(huán)素100mg每日2次連用7天,或阿奇霉素1g單次頓服。支原體感染推薦交沙霉素200mg每日4次連用10天,或左氧氟沙星500mg每日1次連用7天。性伴侶需同步治療,治愈前避免性生活。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確診必須依靠實驗室證據(jù),癥狀表現(xiàn)不能作為診斷依據(jù)。三種檢測方法各具優(yōu)勢,臨床常聯(lián)合使用以提高檢出率。規(guī)范治療可完全治愈,但重復感染率較高,建議治療后4周復查。日常應注意性行為防護,出現(xiàn)尿痛、分泌物等癥狀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