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吃什么食物補
發(fā)布時間:2020-02-2763764次收聽
語音內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推薦

補血小板吃什么食物
飲食或者食物類型和補血小板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相關性,進食哪種食品都不能有效的提升血小板計數(shù)。中醫(yī)認為花生衣也就是花生皮的提取物,花生皮泡水以后可能有一定的升血小板的作用。但是臨床觀察這個作用是很微弱的。出現(xiàn)血小板降低,有很多藥物可以治療,促血小板生成素、白細胞介素-11、艾曲波帕等等都可以有效的提升血小板的數(shù)量。在一些緊急的情況下,如血小板減少引起大出血的情況;雖然沒有出血,但血小板計數(shù)嚴重降低造成明顯出血;病人血小板減少需要緊急的手術,通過輸注血小板可以有效的提高血小板數(shù)量。
什么是血小板減少
血小板測定有什么臨床意義
血小板測定的臨床意義主要是用來診斷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此外,還可以用來診斷一些血小板減少或者增高的其它疾病。比較常見的有骨髓造血功能受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
什么是血小板減少
血小板減少吃什么藥治療
血小板減少有哪些危害

血小板嚴重減低十分危險,需要重視。常見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包括良性原因和惡性原因。良性原因常見免疫引起的血小板減低,如原發(fā)免疫血小板減少,病人會出現(xiàn)皮膚粘膜的出血,一般表現(xiàn)為皮膚出現(xiàn)紅色的斑點、瘀斑、口腔里的紅色出血點及血泡。血泡的出現(xiàn)容易提示有內臟出血的危害。如顱內出血、中樞神經出血、肺出血,表現(xiàn)為咯血、吐血、和便血。此時應密切觀察,及時治療,避免內臟出血造成的生命危險。還有放化療引起的血小板減低,我們常用的治療辦法是給予血小板生成素或者輸注血小板來避免嚴重的出血。血小板減低的同時,我們也要避免嚴重體力腦力活動,包括精神的緊張,這種情況下容易造成內臟的出血或者身體的損傷。
血小板正常值范圍是多少

血小板是我們身體內促進止血的重要細胞,是身體出凝血的一個重要指標。當身體出現(xiàn)出血點、瘀斑、紫塊時,可以根據(jù)血小板的值來判斷原因。血小板的正常值一般是一百到三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我們根據(jù)血小板的計數(shù),去判斷病人有沒有出血的風險,在血常規(guī)的檢測當中,這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因現(xiàn)代醫(yī)學條件的限制,導致血常規(guī)的檢測有時也會出錯,比如說我們在采血的時候,用的采血管里的EDTA抗凝劑,這是大家最常用的抗凝采血管,用了以后有個別人可能會造成血小板的凝集,所以它的血小板計數(shù)就會降低,但病人沒什么出血的征象,因為血小板的實際的計數(shù)是正常的。所以當病人血小板結果低卻無出血征象時,應考慮做血液涂片,人工分類去判斷血小板的結果。

血小板減少有哪些癥狀
血小板是身體出凝血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止血的一個重要的細胞,出血是血小板減少常見的表現(xiàn),血小板減少的癥狀,主要局限在皮膚和粘膜出血,如皮膚出現(xiàn)出血點,口腔內出現(xiàn)血泡,極少數(shù)出現(xiàn)內臟出血,表現(xiàn)為便血、咯血,這些情況一般發(fā)生在外傷或內臟本身出現(xiàn)器質性疾病。腦出血、顱內出血是患凝血功能障礙的病人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對于血小板減低的病人雖不常見,但卻是致命的。血腫、關節(jié)腔的出血等癥狀一般是由凝血功能障礙疾病引起的,血小板減少時很少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最常見的原因還是免疫相關的,或者是藥物相關的,以及學也學最常見的一些腫瘤,還有實體瘤的骨髓轉移引起的血小板的減少。

血小板高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增高是我們血液科常見的一項指標,血小板增高會造成血栓,所以當小板增高時要找到病因。血小板增高的病因有繼發(fā)的原因,也有原發(fā)的原因。繼發(fā)的原因是炎癥,包括腫瘤,身體出現(xiàn)腫瘤的性質疾病時,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增高。常見的腫瘤包括肺癌、胃癌、前列腺癌,這些都可以造成血小板的增高,當然我們血液學的腫瘤也可以引起增高,比如說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還有原發(fā)血小板增多癥。針對不同的病因,要找到相應的治療方法。尤其對血小板升高的疾病,還要注意排除,針對血小板增多,還是有可能隱藏了一些疾病,所以我們要密切地去尋找,及時地作出判斷。

血小板低怎么治療
治療血小板減少需對血小板的計數(shù)連續(xù)觀察及時用藥,并根據(jù)不同的病因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血小板降低分為不同的程度,血小板減少是血常規(guī)的化驗單上常見的指標內容,包括免疫性相關的血小板減少、惡性腫瘤或者放化療之后血小板的減少。血小板正常的范圍是(150~350)×10的9次方/L,當血小板計數(shù)是100×10的9次方/L以下時屬于血小板減少,血小板小于20×10的9次方/L則有致命風險。當病人因放化療后引起血小板的減少,如果出現(xiàn)連續(xù)下降的趨勢,需及時用藥。免疫性血小板減低如ITP,因病人長期用藥產生耐藥性則不需要保證血小板計數(shù)在100×10的9次方/L以上,保持在(40~50)×10的9次方/L就相對安全。
妊娠血小板減少癥的原因有哪些
孕婦之所以會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的情況,大多是內科疾病與妊娠并發(fā)癥導致的,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或者是特發(fā)性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等,還有抗磷脂抗體綜合征也會導致血小板減少。孕婦患有血小板減少癥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含鐵豐富的食物要多吃一些。比如莧菜、薺菜、番茄、櫻桃、番茄、櫻桃等等。
血小板正常值是多少
一些朋友在生活中會積極的配合醫(yī)生的檢查,血液的檢查是很常見的項目,可以從檢查單知道血小板的情況,正常值范圍是100~300×10^9/L。當然這個檢查結果也不一定準確,可能與檢查前的注意事項沒有做好有關系,也與儀器設備有一些關系。
血小板減少是什么病
血小板減少在學術上被稱為是血小板減少癥,血小板減少癥極具危險,嚴重時會危害到生命安全。這類疾病最不利與傷口恢復,因為當我們身體大量丟失血小板后,就會失去原有的凝血作用,當我們身體出現(xiàn)傷口,就會大量流血,并且還難以止住流血。血小板減少主要的病因在于遺傳和血管因素,這是最為主要的。其次便是當我們身體脾臟出現(xiàn)病變時,也會影響血小板的再生,包括感染性疾病同樣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