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操作并發(fā)癥有哪些
發(fā)布時間:2020-01-0650772次播放
視頻內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掃一掃”圖中二維碼,
即可把視頻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關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97/o4YBAGBU5-eATCV-AAC6Ah567ho39.jpeg)
cpr醫(yī)學上是什么意思
cpr是在醫(yī)學上急救經常提到一個詞,c指心臟,p指肺,r指康復,就是心肺的復蘇。若任何原因引起心臟的搏動突然停止,必須要迅速搶救,一定要在4-5分鐘之內搶救成功,否則可能首先對頭部造成不可逆損傷。首先判斷這個意識是否清晰,檢查病人還呼不呼吸,同時如果有條件進行呼救,無論是現(xiàn)場呼還是打電話,另外判斷有沒有頸動脈的搏動,看的病人心臟還是否搏動,同時解開病人的衣領、腰帶進行胸外按壓,胸外按壓也是做心肺復蘇,胸外按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叫A、B、C三部。
心肺復蘇是什么意思
心臟驟停,一旦在出現(xiàn)之后就需要盡快的搶救,當前搶救的方法就在于心肺復蘇,心肺復蘇本身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法,但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注意事項,比如應該保證頻率,也必須要保證速度,另外也必須要注重于送氣量,如果送氣量過大,可能就會造成明顯的胃脹氣。
為什么心肺復蘇越早越好
之所以患者進行心肺復蘇越早越好,皆因倘若心肺復蘇遲了,患者的身體各個臟器就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傷害。事實上,人體的各個臟器對于缺氧以及缺血的耐受程度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大腦缺氧,只可以維持4分鐘到5分鐘左右。
心肺復蘇的有效特征
心肺復蘇術的步驟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34/o4YBAF4YLA6AE0nEAAIZO27M7g891.jpeg)
首先,我們要判斷患者有無意識,通過輕輕搖動患者的肩部高聲問:“同志同志,你怎么了?”如患者無反應,我們要觸及大動脈有無搏動,患者呼吸有無停止。如果判斷患者呼吸心跳驟停,我們要將患者放置仰臥位,使患者頭頸、軀干平直無彎曲,雙手之于軀干兩側。接下來暢通呼吸道。如果呼吸道暢通,判斷患者呼吸停止,應立即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搶救開始時先緩慢吹氣兩口,以擴張微陷的肺臟,并檢查氣道的開放。每次吹氣時間為一到一點五秒,吹氣量八百到一千二百毫。口對口人工呼吸做完后,我們要緊接著做心臟按壓。選舉兩乳頭連線與胸骨的交界中下三分之一處為心臟按壓點,按壓頻率為每分鐘一百到一百二十次,按壓深度為五到六厘米。口對口人工呼吸,與心臟按壓的比例為二比十五,每做一分鐘要停下來觀察大動脈搏動有無恢復。如果未非復,繼續(xù)做人工呼吸及心臟按壓,直到救護車的到來。
心肺復蘇是什么
心肺復蘇注意事項有哪些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05/o4YBAF4QVnGANerCAAIofpCxgDw06.jpeg)
心肺復蘇注意事項跟心肺復蘇步驟相關,比如15年AHA制定國際指南中提倡CABD。CABD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當中都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胸按壓,強調有效心肺復蘇,那么按壓頻率、按壓力度、方向,再就是特別強調不要中斷按壓,特別是不能超過10秒鐘中斷,再一個按壓時候要注意,使胸廓充分反彈,同時要避免按壓手掌離開胸部,避免造成沖擊式按壓容易造成骨折,這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和第三環(huán)節(jié),就是開放氣道,人工通氣要注意頭體位擺放,要注意氣道通暢,還要注意潮氣量,注意通氣頻率,這是AB環(huán)節(jié)。D就涉及到更專業(yè)操作,就是藥物治療和電除顫。特別是電除顫,既然是電流沖擊,那肯定會不可避免造成損傷,一定要遵循標準除顫流程,才能避免意外傷害。
心肺復蘇操作并發(fā)癥有什么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4C/ooYBAF4QTAKAHSadAAKEjcYIla473.jpeg)
心肺復蘇的步驟
早期心肺復蘇步驟ABCD,就是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按壓,根據(jù)條件情況允許,開展藥物治療或電除顫。近期根據(jù)醫(yī)學證據(jù)和實踐當中碰到的問題,把順序做出調整。CABD,先做胸外按壓,再開放氣道、人工呼吸、條件允許情況下,做藥物治療和電除顫。心肺復蘇步驟,按照美國AHA國際心肺復蘇指南,首先要確定現(xiàn)場環(huán)境安全,患者和施救者都處于安全環(huán)境,開展心肺復蘇。做調整在專業(yè)人士或非專業(yè)人士進行搶救時候,往往把過多時間浪費在開放氣道和呼吸上,所以把步驟做出調整,一定要先做胸按壓。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04/o4YBAF4QTAOAYsVdAAKSBKpQu0c91.jpeg)
心肺復蘇的按壓頻率
根據(jù)實踐當中出現(xiàn)的問題,美國AHA在15年再版指南當中,把按壓頻率改成100到120次。心肺復蘇按壓頻率,在2010年美國AHA制定國際心肺復蘇指南上,指出至少100次,但帶來實踐操作過程標準不統(tǒng)一的問題。標準不統(tǒng)一造成實踐搶救當中按壓頻率不統(tǒng)一、存在些問題。過少達不到效果,過多按壓頻率會造成不必要損傷,在頻率下能保證胸廓起伏,促進心臟泵血維持體循環(huán)。在實踐過程中,如不恰當高頻率按壓,如超過120次,可能帶來一系列意外傷害。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04/o4YBAF4QTAOActaqAAKjjUoCxOc78.jpeg)
心肺復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心肺復蘇注意,按壓頻率、力度、方向,注意潮氣量,電除顫要注意標準流程。心肺復蘇注意事項跟心肺復蘇步驟相關,幾個環(huán)節(jié)當中都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一、如胸按壓,強調有效心肺復蘇,按壓頻率、力度、方向,特別強調不能超過10秒鐘中斷,再一個按壓時候要使胸廓充分反彈,同時避免按壓手掌離開胸部,避免沖擊式按壓造成骨折,這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二、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和第三環(huán)節(jié),就是開放氣道,人工通氣要注意氣道通暢,還要注意潮氣量,注意通氣頻率。三、藥物治療和電除顫。特別是電除顫,既然是電流沖擊,一定要遵循標準除顫流程,才能避免意外傷害。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04/o4YBAF4QTAOAeXFyAAKwqsi9Ry868.jpeg)
心臟驟停為什么需要早期電除顫
心臟主要功能是維持體液循環(huán)穩(wěn)定,保證重要器官供血,所以一旦發(fā)生心臟驟停,就不可避免發(fā)生器官功能損害。心臟驟停有90%都是由于心源性,涉及到室顫、室速這些致命性心律失常導致心臟驟停,所以要盡早除顫。有研究表明,一旦心臟驟停10秒出現(xiàn)意識喪失,30秒瞳孔散大,一分鐘呼吸停止。這里邊有黃金五分鐘概念,每提前一分鐘,患者生存率提高10%。如果除顫時間過晚,甚至超過五分鐘,即使后期除顫成功,卻發(fā)生腦功能障礙。這是很可怕的結果,無論給家庭、給社會都會造成嚴重負擔。
心臟胸外按壓什么時候能夠停止
一般而言,為了盡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對于溺水者的心臟胸外按壓應該盡可能延長時間,即便是主觀上覺得沒有太大的希望的時候,也不要急著放棄,應該繼續(xù)堅持一段時間。不過,倘若有醫(yī)護人員到來,又或者是患者恢復了意識,這個時候就可以停止了。
溺水搶救操作流程
發(fā)生了溺水以后搶救的操作流程,首先需要對溺水者的意識做一個基本的判斷;其次,需要呼叫其他人來幫忙救援,而且還要及早撥打救急電話;再者,有必要的話,需要開放溺水者的氣道;接著,需要人工呼吸以及心肺復蘇等等進行搶救。
心肺復蘇的步驟
急救的普及是衡量一個社會綜合實力的標準,也是個人整體素質的體現(xiàn)。因此,一些急救方法,比如心肺復蘇已成為我們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考試訪談的重要考點之一。認真學習心肺復蘇的操作步驟,在關鍵時刻也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雖然這個方法講起來很簡單,實際操作時還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