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喊肚子疼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孩肚子疼常見原因包括飲食不當、腸道感染、便秘或心理因素,多數情況可居家觀察,但持續(xù)疼痛、發(fā)熱或嘔吐需及時就醫(yī)。
1.飲食不當
兒童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暴飲暴食、食用生冷或變質食物易引發(fā)腹痛。過量攝入冰淇淋、油炸食品可能刺激胃腸黏膜,未洗凈的瓜果可能攜帶致病菌。建議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避免空腹飲用牛奶,餐后適當散步促進消化。
2.腸道感染
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感染常見于幼兒園兒童,表現為陣發(fā)性臍周疼痛伴腹瀉。細菌性痢疾會出現黏液膿血便,體溫可達39℃以上。確診需進行糞便常規(guī)檢查,輕度脫水可口服補液鹽,嚴重感染需使用頭孢類抗生素。
3.功能性腹痛
學齡期兒童因考試壓力產生的焦慮性腹痛,疼痛位置不固定且檢查無異常。腸易激綜合征患兒排便后疼痛緩解,可能與腸道菌群失衡有關。建立規(guī)律作息時間,每天保證9小時睡眠,腹部按摩配合益生菌補充能改善癥狀。
4.急腹癥警示
闌尾炎初期表現為臍周痛后轉移至右下腹,腸套疊會出現果醬樣大便伴腹部包塊。泌尿系結石疼痛向會陰部放射,可能出現血尿。這些情況需要急診腹部B超檢查,闌尾炎需腹腔鏡手術,腸套疊需空氣灌腸復位。
家長應記錄疼痛發(fā)作頻率與伴隨癥狀,避免隨意使用止痛藥掩蓋病情。輕度腹痛可熱敷腹部,嘔吐期間保持側臥體位。就醫(yī)指征包括疼痛超過6小時、拒絕進食飲水或出現意識改變,血常規(guī)和超敏C反應蛋白檢查能幫助判斷感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