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棟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加強磁共振是一種通過注射對比劑后進行的特殊磁共振成像技術,用于更清晰地顯示病變部位和組織結構,廣泛應用于腫瘤診斷、血管檢查以及炎癥感染等醫(yī)學領域。通過注入對比劑,增強目標組織與周圍結構的對比度,從而幫助醫(yī)生更精準地判斷和診斷疾病。
1、是什么:加強磁共振的原理
加強磁共振增強磁共振是常規(guī)磁共振成像的延伸技術,其原理是使用含有金屬元素鑭系的對比劑如釓劑,通過靜脈注射方式進入體內。含釓的對比劑能夠改變局部組織的磁場特性,使目標病灶的信號強度更高或更低,從而增強影像對比度。這項技術特別適合用來觀察病灶周圍血流、炎癥或者惡性腫瘤的活動性。
2、加強磁共振的適用范圍
腫瘤篩查與診斷:在腫瘤診斷中,增強磁共振可以區(qū)分腫瘤的性質良性或惡性、邊界以及是否有血管浸潤。例如,乳腺癌、腦膠質瘤中的應用十分廣泛。
血管成像:借助對比劑可評估血管通暢性或異常結構,如主動脈瘤、血管狹窄或畸形等問題。
炎癥和感染評估:對于某些脊椎結核、腦膜炎或骨髓炎,可以通過增強磁共振觀察炎癥擴散情況以及感染是否波及周圍組織。
3、查看可能風險與禁忌
雖然加強磁共振是安全的檢查手段,但如果存在以下情況,應避免使用或謹慎選擇:
① 過敏體質:對釓劑過敏者可能出現(xiàn)皮疹、惡心,甚至罕見的嚴重過敏反應。
② 腎功能受損:腎功能差的患者可能因對比劑滯留而引起腎性系統(tǒng)纖維化,需要提前評估腎功能指標。
③ 妊娠期與哺乳期慎用:雖然對胎兒影響尚無充分證據(jù),懷孕的女性需向醫(yī)生說明以慎重決定是否使用。
4、如何配合檢查
為了確保增強磁共振的順利完成,檢查前需避免2小時內的飲食,以減少胃腸負擔;若需注射對比劑,應提前告知醫(yī)生自己的過敏史和藥物使用史。在檢查時,要保持全程靜止,以免影響成像質量。檢查后需多喝水以幫助排出對比劑。
加強磁共振通過提高影像分辨率,為臨床醫(yī)生提供了更多病灶信息,如懷疑腫瘤、炎癥或血管問題時,可以考慮這種技術以輔助診斷和后續(xù)治療決策。對于檢查后的異常結果,應與醫(yī)生及時溝通,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