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偉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萎縮性胃炎是一種慢性胃炎,主要表現(xiàn)為胃黏膜腺體減少或消失,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胃痛等癥狀。其常見癥狀包括上腹不適、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嚴重時可能引發(fā)貧血或胃癌。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diào)整和定期檢查。
1、萎縮性胃炎的病因
萎縮性胃炎的病因復雜,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胃炎或胃癌病史的人群患病風險較高。
- 環(huán)境因素:長期攝入高鹽、腌制食品或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可能損傷胃黏膜。
- 生理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胃黏膜修復能力下降,容易發(fā)生萎縮性病變。
- 病理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萎縮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胃黏膜炎癥和萎縮。
2、萎縮性胃炎的癥狀
萎縮性胃炎的癥狀因人而異,常見表現(xiàn)包括:
- 上腹不適:患者常感到上腹部隱痛或脹痛,尤其在飯后加重。
- 消化不良: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噯氣等癥狀較為常見。
- 貧血:胃黏膜萎縮可能導致維生素B12吸收障礙,引發(fā)貧血,表現(xiàn)為乏力、頭暈等。
- 其他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體重下降、胃酸反流等。
3、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萎縮性胃炎的治療需根據(jù)病因和癥狀制定個性化方案:
- 藥物治療:
1.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用于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
2. 胃酸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減少胃酸分泌,緩解癥狀。
3. 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瑞巴派特,促進胃黏膜修復。
- 飲食調(diào)整:
1. 避免高鹽、腌制、辛辣食物,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
2. 增加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如魚類、蛋類、乳制品,預防貧血。
- 定期檢查:萎縮性胃炎患者需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和病理活檢,監(jiān)測病情變化,預防癌變。
萎縮性胃炎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調(diào)整生活方式,定期復查,以降低并發(fā)癥風險,改善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