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愈面肌痙攣
生活中常常會見到面部痙攣患者,患了該病的患者非常難過,尤其是愛美的女性患者,治療面部痙攣的方法猶如琳瑯滿目的書卷一般,讓人眼花繚亂,但是下面為大家?guī)淼倪@個治療方法,在面部痙攣的治療中,卻是非常常見的,一起來了解一下針灸治愈面肌痙攣效果如何?
神經(jīng)干刺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合谷,眼輪匝肌痙攣加魚腰、四白,面肌痙攣加迎香、夾承漿。
阿是穴位置:患側(cè)耳垂前耳輪切跡與耳垂根連線之中點,或乳突尖前緣下5毫米處。其下為面神經(jīng)交義點最近處,約在下頜支后緣后約0.5厘米。
(二)治法
每次僅取主穴和合谷穴,馀穴據(jù)癥酌選。先在阿是穴消毒并以百分之二普魯卡因局麻,取28號2.5~4厘米左右長的毫針(1~1.5寸)2根,分別刺人阿是穴和合谷。阿是穴要求刺中面神經(jīng)干。當刺中時,患者有強烈的觸電感或耳深部疼痛,術(shù)者手中有軔性感。此時,將阿是穴和合谷穴接通電針儀,開始時電流不宜過大,頻率不限,以食、拇指出現(xiàn)規(guī)律性抽動為宜。當采用提插手法或電針刺激使面神經(jīng)損傷后,表情肌可出現(xiàn)松弛(面癱)。其余配穴應(yīng)使針下有酸脹或麻電感。每次針20~30分鐘,每隔5~7日針刺1次。一般針2~3次。如損傷淺表血管,針后可能出現(xiàn)腫脹,數(shù)日消退。針后如出現(xiàn)眩暈,嘔吐等并發(fā)癥,休息1~2小時即恢復(fù)。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顯效:患側(cè)面肌輕度無力,抽搐停止;無效:抽搐次數(shù)或程度略有改善或無改變。
以上便是對于這個面部痙攣問題治療方法的簡述,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知道,面部痙攣的治療其實也是沒有想像中的那么復(fù)雜,只要大家愿意,積極配合,面部痙攣也沒什么好擔心的。
相關(guān)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E4/ooYBAF38NKiAXHNlAAKnCCkCkwA31.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E4/ooYBAF38NKmAS6L5AAWf_6FiDZ038.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73/2A/ooYBAFzuRKuAYLL-AAGO8_Wj_r491.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BA/o4YBAF62EueAObKAAAQlxEoagFc688.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6A/59/oYYBAFup-RGAd9-mAAJ0p8Vo70o016.pn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C7/o4YBAF62E5WAEDIwAADVyS1xUgk678.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CA/oYYBAF62E3GAWxM_AADEWJSVEqQ438.jpg)